家父漢高祖

歷史系之狼

歷史軍事

漢帝十年
建城不滿五年的長安城看起來十分的落寞,明明是壹個嶄新帝國的新都城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五百九十章 差點就圓不上

家父漢高祖 by 歷史系之狼

2023-9-25 22:35

  典客府。
  典客作為九卿的重要部門之壹,地位雖然比不上奉常,但是也絕對不低,基本上,能擔任典客的主官,那就算是正式的三公預備役了,大漢很多三公都是從奉常,典客,以及太仆中選拔出來的。
  在過去,典客的主要任務還只是負責與諸侯的聯絡,招待,宴席之類的,外交事務雖然也在他們名下,但是並不是主要職責,隨著大漢如今勢力的擴張,越來越多的外邦與大漢建立了外交關系,典客的職權也逐步朝著外交的方向遞進。
  在很早很早的時候,華夏就已經意識到了外交的重要性,在典客還不曾改名,被稱為大行令的時候,他的主要官吏中就已經有了負責翻譯言語的,負責對外書信的,以及了解外邦風俗的。
  他們可以為前來朝貢周天子的外邦君王做翻譯,讓他們能夠進行交流,甚至可以將周天子的書信用外邦的文字書寫出來,也會提醒外交人員壹些外邦的忌諱,免除不必要的爭端。
  可以說,在數千年之前,華夏就已經建立了壹個相對完整的外交體系,而這個體系主要確定還是在秦朝,秦朝的典客主要職權就是外交,而不是諸侯朝貢,至於為什麽……那是因為秦沒有諸侯。
  因此秦朝也是直接將大行令改名為典客,表示自己的部門跟周的部門是沒有關系的,至於大漢的典客嘛……雖然名字跟秦壹樣,部門跟秦壹樣,官員部署跟秦壹樣,甚至連他們的俸祿都跟秦壹樣,但是絕對是不存在什麽關系的。
  至少高皇帝和長老爺都是不認這個的。
  對比高皇帝的照抄,長老爺還是做出了壹些改變的,例如他設立了專門的行人軍,給與典客兵權,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發揮空間,雖然群臣對此頗為不滿,可長老爺卻反問:沒有軍隊還搞什麽外交呢?
  有了行人軍的典客府,在之後的外交活動裏也是屢次獲勝,他們四處探查,對身毒做了壹個非常充分的了解,他們甚至已經擁有了身毒地區的完整輿圖,對他們有多少縣城,多少國家,實力如何都有了壹個詳細的認知。
  這足以讓他們在接下來的外交事務上占據著優勢。
  百乘王今日壹大早,就被帶到了典客府內,在這裏與典客府的官員商談正式朝貢的事情,雖然百乘王跟陛下那是壹見如故,交往甚歡,可朝貢的事情並不是劉長說了算,還是要通過這典客府的。
  如今典客府的主官馮敬並不在長安,他甚至都不在大漢,他去了孔雀國,待在孔雀王的身邊,在那裏,他能更好的負責對身毒的事務,而目前在典客坐鎮的,就是他的佐丞。
  百乘王笑呵呵的走進了典客府,可進來之後,他就有些笑不出來了,因為這裏的人看起來都非常的嚴肅,跟其他部門的笑臉迎接不同,這裏的官吏們看起來各個都是非常的嚴肅,不茍言笑。
  他們看起來就像是曾護送過他的甲士,格外的冷酷。
  百乘王原本激動的心情,在這壹刻也收了起來,讓自己也稍微嚴肅了些,在壹位官員的帶領下,他來到了最裏頭的房間,房間裏有三個人,壹個人拿著筆墨,跪坐在左側,還有壹個人站在右側,壹動不動。
  至於坐在上位的,那是壹個年輕人,身材高大,濃眉大眼,留著短須,眼神銳利,在百乘王走進來的那壹刻,這年輕人就盯上了他,目不轉睛。
  百乘王急忙行禮拜見,年輕人起身回禮,然後請他坐在了自己的身邊,右側的那位是個譯者,負責將年輕人的話翻譯給百乘王來聽。
  “您前來大漢也有二十多天了,為何不來典客府報備呢??”
  “我……沒有人給我說啊,何況,我先前壹直都是跟陛下在壹起……”
  “怎麽,您是十二個時辰都陪在陛下身邊嘛?!就抽不出時日來典客?”
  這年輕人氣勢洶洶的,看起來不太好說話。
  百乘王只好低頭認錯,“是我不曾早些前來,請您見諒。”
  “嗯,無礙,妳們要朝貢大漢,就要知道大漢的律法,要知道大漢的禮儀,若是不能遵守,那就沒有資格來朝貢大漢,大漢之天威浩蕩,其恩德猶如雨露,非有德之邦所不能受!”
  “您說的對。”
  “我們的國家雖然小,但是願意為大漢獻上五十萬石的棉,十萬石的香料,十萬石的皮……”
  百乘王的話還沒有說完,那年輕人就直接打斷了他,年輕人有些不悅的說道:“妳覺得大漢是貪圖妳所獻上的這些東西嘛?大漢地大物博,什麽東西沒有,大漢所要的,乃是妳的誠心歸順!”
  百乘王大驚,急忙請罪,又改了自己的說辭,“我仰慕聖天子久矣,願歸順與皇帝,成為陛下之諸侯,遵大漢之禮法,為大漢……”
  在他表達自己的忠心後,年輕人的臉色方才好了許多,他點著頭,“不錯,不錯,只要妳誠心歸順,大漢自然不會虧待了妳,聖天子曾派人捎來口信,讓我們接受妳的朝貢,聖天子很喜歡妳這個人。”
  “平日裏,來典客府朝貢的外王有很多,可我們也並非全都接受,大漢對朝貢國,並非是看他們是否有什麽資源,而是看他們的國君是否賢良……看他們對陛下是否忠誠。”
  “往後,妳可以派人與大漢通商,可以購買大漢之軍械,若是遭受了襲擊,大漢會派遣軍隊保護,妳將成為陛下之臣,大漢之國……妳可以派遣妳國內的俊才前來太學,讓他們學習大漢的知識,不過,太學考核極為苛刻,名額有限……”
  “妳派遣的時候,可要慎重考慮。”
  “唯……”
  百乘王眼裏滿是期待,年輕人又說道:“大漢還有很多妳們此生都不曾見過的東西,可以讓妳們國力暴漲,不過嘛,這些東西同樣有限,大漢的朝貢國又很多,這也得看妳們的表現……”
  這後生給百乘王畫了壹個很巨大的餅,在後生的口中,跟大漢通商,那是提升他們國力最好的辦法,像孔雀國就是這樣,他們原先的棉都賣不出去,看看如今,他們的棉價格飛漲,那些搞種植的都賺了錢,稅賦大增。
  其實,這後生也沒有說謊,孔雀國也確實靠著大漢帶動了壹波國內的經濟,不過嘛,價格其實被大漢打壓的很低,雖然因為供需關系的變化而出現了波動,可加工後的商品價格也變得昂貴,總體來說,最大好處的獲得者還是大漢。
  只是他們也沒有辦法,論生產,十個孔雀國都比不上大漢,只能通過原料的出口來回本了。
  百乘王越聽越激動,臉上再次出現了笑容。
  那後生又說道:“原本這朝貢按著禮儀,是要以壹年的時間來完成的,不過聖天子既然下令,那就只能破例了……這裏有壹套大漢諸侯的衣裳,節仗,後日,妳要在長信殿舉辦儀式,向陛下臣服,儀式結束後,妳就正式成為大漢的朝貢之國了……”
  “聖天子之恩德,臣不敢忘卻!”
  百乘王說著,又贊嘆道:“天子神人,我何德何能,能得到天子之厚愛啊……我這聽到了很多關於天子的傳聞,簡直猶如神話!”
  “天子的傳聞?那妳今天可是找對人了,我跟妳說,我可是自幼跟陛下壹同長大的,天子的事情,我是最為清楚的……”
  百乘王大驚,急忙詢問道:“不知閣下是何人?”
  “在下乃是絳侯之子,典客令佐丞周堅!”
  “陛下三四歲的時候,就曾教導當時的皇帝如何治理大漢嘛?”
  “是啊,陛下是什麽人啊,那時他雖然年幼,卻已經深得高皇帝之厚愛,不到四歲,高皇帝就在他的教導下,制定了數條律法,這些律法甚至沿用至今,很好的加強了大漢的治安!”
  “那陛下六七歲的時候就曾參與戰事,擊敗匈奴,他是怎麽做到的呢?”
  “陛下年少的時候,匈奴單於曾派人送信,書信中的內容極為無禮,所用的言辭很是無恥,陛下大怒,回書壹封,據理力爭,冒頓見了書信,無法反駁,惱羞成怒,冒然出擊,最終大敗。”
  百乘王眼裏幾乎閃起了小星星,“那陛下不到十歲就成為了長安最有學問的人,還讓當時的大家們見到他就跑,這是怎麽做到的呢?”
  周堅這次是遲疑了壹下,又急忙說道:“陛下年少時就曾表露出了非凡的天賦,高皇帝給他請來了最好的老師教導他,可那些老師都說自己無法教導陛下,都紛紛離開了,最後能教導陛下的,居然只有學問最高的兵家淮陰侯。”
  “淮陰侯的學問,在大漢都是最知名的,沒有人不知道,可就是淮陰侯這樣有學問的人,也總是回答不出陛下的問題,儒家的欒布,至今都常懊惱,悔恨自己當初為什麽沒有早點遇到陛下……”
  百乘王正要再次詢問,周堅卻急忙叫停,“咳咳,這些事情,我們以後可以繼續說,現在嘛,還是將朝貢的事情說清楚吧。”
  “好!”
  百乘王意猶未盡的看著周堅,還是點了點頭,周堅此刻卻不由得嘀咕了起來,好家夥,妳吹壹兩個牛就得了,怎麽還吹了這麽多,還好這些時日裏在典客學了不少,不然還真圓不上……
  ……
  目前大漢的地方體系裏,存在著三種,或者說是四種制度,郡縣制就不必多說,由廟堂直接管理,諸侯國是第二種,不過大漢目前的諸侯國跟周時的不同,現在的諸侯國官員是由廟堂委派的。
  而各地的諸侯王除卻第壹代諸侯王都在喪失各項權力,像劉濞,劉恒,劉恢這些第壹代的諸侯王,還是很有權力的,在國內基本能參與各項事務,可是到了第二代,如劉襄,劉郢客……那基本上就沒什麽權力了,國內的事情由國相來解決了。
  這些二代諸侯王的國相基本跟大漢郡守沒區別了。
  第三種就是外王,像南越,西域諸國,滇國,甚至是身毒這些,也可以算在外王之列,但是也有不同之處,因為南越這些外王,大漢已經做到了對他們的實控,他們的官員是完全由廟堂來決定,壹切都要遵從廟堂的命令。
  再過兩代君王,估計就跟大漢的郡縣沒什麽區別了。
  而身毒這些外王,大漢也做不到實控,只能建立初步的朝貢關系。
  可如今這朝貢體系,跟周朝不同,跟先前不同,完全就是劉長自己所琢磨出來的壹套東西,劉長想要以這些外王之力來發展大漢之身,這不太像是往後的殖民地,因為殖民還需要派個總督去收稅呢。
  大漢是完全不幹預這些外王的,連個官吏都不派遣,哪怕是馮敬,他在孔雀國也只是為了更好的接見身毒各地的領袖,而不是去幹預孔雀國。
  硬是要舉例的話,這大概像是自由領,或是保護國……反正長老爺對自己的這套想法是很滿意,還曾讓樂府為自己的這項功德而給自己賦詩壹百首,要詮釋出自己的功德,讓天下人傳唱。
  當時樂府有個文人,就作詩嘲諷劉長,指責劉長只看到自己的功德,而看不到自己的過錯,只能聽到好的言語,卻聽不得半點的批評……然後這位詩人就去西庭國進修了。
  周堅在忙碌完典客的事情後,馬不停蹄的朝著皇宮出發,當他趕來厚德殿的時候,呂祿卻站在門口,裏頭傳出了壹陣陣的鬼哭狼嚎。
  “陛下這是跟誰高歌呢?”
  “陛下是在教訓公子賜呢。”
  周堅忍不住的搖晃著腦袋,“這公子賜當真類父啊,連這嗓門都是如出壹轍……”
  “這次又是因為什麽事?”
  “他去找太子辯論了。”
  “啊?辯論學問,這不是很正常的嘛?跟著兄長學習,這為什麽也要揍?陛下這也太偏愛太子了……”
  周堅很不理解,呂祿卻搖著頭,“妳有所不知啊,這豎子哪有什麽學問跟太子辯論啊,太子的話他都聽不懂,輸了之後惱羞成怒,撒爬打滾,嚎啕大哭,太子去抱他,他居然還咬了太子壹口……當時陛下就派人將他抓回來,打到現在……”
  “這不服的勁,倒是頗有陛下的作風啊……”
  兩人聊了許久,就有近侍抱著公子賜走了出來,公子賜眼淚汪汪的離開了厚德殿,周堅這才跟著呂祿走進了殿內,劉長氣呼呼的看著他們,顯然心情不太好,“祿!去將宗正叫來!!朕要將這豎子封到倭島上去!!”
  “陛下息怒……公子賜年少無知,再長大些,就會改正。”
  “改正?放屁!他現在還小,等他再長大幾歲,他就會偷我的車,然後出去偷妳家的雞,偷祿家的羊,再往後會帶著壹群人四處遊蕩,無惡不作……朕很清楚他會做什麽!!”
  周堅苦笑了起來,“陛下且勿要動怒,我這裏有好消息……”
  劉長這才停止了抱怨,“事情談定了?”
  “對,已經談妥了,百乘王將要獻上的東西翻了兩倍……這下我們可要發大財了……如今兩個國的朝貢,就比得上廟堂三四成的收入了,若是能再多幾個……”
  劉長卻皺起了眉頭,“妳是不是傻??”
  “那百乘國的棉有孔雀國的多嘛?他們的糧食有孔雀國多嘛?妳讓他把這個拿幾十萬石,哪個送五十萬石,倒不如讓他拿出自己的特產,直接送個百萬石,這些外邦啊,各個都有自己的特產,有什麽特產優勢就讓他們去加大規模專門為大漢提供啊……”
  周堅壹楞,劉長又說道:“孔雀國最適合種棉,以後就讓他們專屬給大漢提供棉,這百乘不是黃金和珠寶極多嘛?那就讓他們負責黃金和珠寶啊……讓他們發展這種單壹的資源,有利於大漢的發展,而且……也能限制他們的發展,妳明白吧?”
  “妳想想,如果他們國內經濟全部都是靠著單壹資源對大漢出口才能維持,若是哪天不聽話,大漢直接斷開與他們的通商,那他們會怎麽樣?”
  周堅拍了壹下腦袋,恍然大悟。
  “臣短見,臣這就去改!”
  劉長很是得意的看著他,“就這麽點的小事,妳們都做不好,還是得朕來想辦法,若是阿父當初就以禮來拜,將大位早點讓給我,以當時那些大賢,我早就拿下羅馬了……大漢遲遲不能發展,這都要怪我阿父有眼無珠。”
  “他當初甚至還想立如意為儲君,如意能做天子嘛?他要是當了天子,估計還比不過胡亥呢!”
  劉長說著,忽然看向了呂祿,“對了,祿,近期內趙國可有些異常的平靜啊,如意也沒有再搞出什麽事來,妳說這廝不會是憋了個大的吧??”
  “應當是不會的……”
  “但願不會,他要是再逼走了袁盎,我就只能派晁錯去給他當國相了!”
  “堅啊,百乘王這次壹旦回去了,身毒那邊肯定就會引發壹次轟動,讓妳們的人盡可能的多去宣傳,還是老壹套的說法,名額有限,壹定要讓他們爭先恐後的來找大漢……到時候故意刷掉幾個諸侯,就說他們不誠,引發他們的競爭……”
  “唯!!!”
  周堅急忙應答,心裏暗自想到:陛下除了絕大時候不靠譜之外,其實還是挺靠譜的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