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子之功德
家父漢高祖 by 歷史系之狼
2023-9-25 22:33
既然得到了周昌的全力支持,劉長也就迅速動筆,親自來編寫數科教材,至於劉安,也被叫過來繼續編寫另外三套的教材。
劉安怎麽也沒有想到,就那種程度的文章,居然能得到百官的認可??
那都不能算是文章了,用如今的分類都沒辦法確定他到底是屬於什麽類型的。
劉安也是屬於破罐子破摔,妳隨便說,我隨便寫。
在劉長的編造之中,四套教材很快就成型。
就當劉安走出厚德殿,呼吸著外頭的新鮮空氣,慶幸自己終於不會被再折磨的時候,幾個豎子卻圍了上來,劉祥贊嘆的看著劉安,誇贊道:“我壹直都知道妳很有文化,可沒有想到,妳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可以為天下啟蒙的程度,厲害啊!妳的文章我看了,寫的真好啊,誰說我們劉家就沒有大家呢?妳就是啊!!”
劉祥的神色很是真誠。
若不是知道這家夥本就是個半文盲,劉安都幾乎要認為這廝是在嘲諷自己了。
他有些苦澀的問道:“連妳都知道了?”
“是啊,我阿父不在,他那些妃子們就整日談論這些事情呢!還特意詢問我,說想要看看原文,大母都看了妳的文章,對妳贊不絕口,說妳是什麽麒麟兒之類的……”
“妳在皇宮裏可謂是出名了!”
劉祥激動的說道,劉安的神色卻愈發的絕望,伸出手來,用力的揉著自己的眼部。
劉啟輕笑著,作為豎子們之中稍微正常點的,他倒是看出了劉安的窘迫,他認真的說道:“何以羞憤呢?孔子老子的書,放在祥的面前,他不屑壹顧,拿來燒火吃肉,可妳的文章,祥居然能坐下來認真的閱讀,讀了三四天,連其中的道理都記住了,難道這還不算是學問嘛?”
“我倒是覺得,妳這本書的作用,都要超過《論語》了,能為天下人啟蒙啊,連祥這樣的人都能津津有味的閱讀,這便是大家啊!”
劉安卻不以為然,“我這樣的文章,隨便找來壹個人,就能寫出來,可《論語》卻不是壹般人所能寫出來的,這豈能相提並論呢?”
劉啟的骨子裏就缺了點對聖賢之類的敬重,他笑著說道:“別管誰寫的,有用最好。”
同為大漢宗室裏的優秀弟子,這幾位的性格特點都是有很大差異的。
劉安本以為離開了皇宮,噩夢就算結束了。
奈何,新書的事情已經被傳得沸沸揚揚。
劉安外出遇到的那些二代群賢,沒有不知道這件事的,看來,這事確實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劉安都有些差異,從周左車的口中,劉安得知了事情的真相,原來是那天聚集在皇宮裏的群賢們,將這件事給徹底鬧大了。
這些不正經的群賢當然是比不上真正的長安群賢的,不過,他們都是各個學派的大家,經過公羊壽的點綴,將戰火引向了另外壹個方向,公羊壽提出過去的文章形式已經不符合如今大壹統的局面,必須要進行革新!
這就引起了更大的爭論,如今的各派的邸報,因為這件事而吵得不可開交了。
主要還是在文學的領域上,當然也牽扯到了儒家內部的思想爭執。
自從報紙出現之後,大漢百姓就越來越愛聽這些八卦了,尤其是這些大家們的爭辯,甚至專門出現了壹個新的職業,就是專門給別人講述報紙的,不過,他們不敢講述廟堂邸報,只能是講壹講各派的邸報。
在大漢繁榮富裕之後,百姓們逐漸有了娛樂需求,而此刻朝陽般活力無限的大漢,也誕生出了很多的娛樂活動。人們坐在食肆裏,食肆老板專門邀請樂師們來進行演奏,因為很多音樂是貴族音樂,百姓聽不懂,因此他們進行簡化,出現了很多平民音樂,歌曲。
甚至各地還出現了壹些不太正規的娛樂場所,這引起了王恬啟的警覺。
王恬啟幾次上書,希望能對這些行業做出壹個規範管理,要防止長安生亂。
除卻歌舞之外,還出現了不少的大規模體育活動,如騎射,縱車,蹴鞠,角抵,比劍,棋類比賽,南方還出現了弄船比賽。
其中最火的就是蹴鞠,甚至已經出現了賭球活動,有達官貴人聚在壹起觀看比賽,並且對其下註,普通百姓也願意去圍觀,蹴鞠的觀賞性、競技性、對抗性使得其成為了此刻最受百姓們歡迎的娛樂活動。
大漢因為好武,很多娛樂活動都是脫胎於軍事訓練,因此大漢廟堂對這些娛樂活動也不進行禁止。
不但不禁止,某位厲王還下令要在各地修建這些娛樂場所,還提議讓各地都挑選出能人,比壹比。
劉長本身也是壹位蹴鞠高手,憑借著出色的體能,靈敏的技巧,以及輸了就會打對手的脾氣,他很快就成為了長安內無敵的球王,沒有人能戰勝他。
對劉長這種重視玩樂的想法,大臣們很是痛恨。
將軍秦同就曾上書,勸說陛下少玩樂,多勤政。
可劉長卻反駁他,“我大漢的百姓不但要吃的上飯,穿的上衣,還得玩樂,不但活著,還要讓他們活得開心!”
不少大臣都認為這樣的娛樂風氣會毀掉大漢,只有劉長不以為然,適當的玩壹玩又能有什麽呢?
劉長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日,就徹底改變了大漢的畫風。
大漢原先的畫風是類似秦國的,壓抑,厚重,嚴謹,百姓們走在路上,都要排隊,街道上都沒有閑人,娛樂活動更是想都不要想,那些百姓,就如大秦這臺機器的齒輪壹樣,無休止的工作,不是在家休息就是在土地裏耕作,農忙之後就是戰爭和徭役。
長安城內也沒有什麽娛樂建築,食肆裏的人都是安安靜靜的吃飯,酒肆不許聚飲,而且這都是官辦的,尋常百姓就別想著進來了。
死氣沈沈,帶著壹種肅殺之氣,正在耕作的百姓,聽到鳥叫聲,都能警覺的列出陣型來,隨時從農民和士卒的雙重身份裏進行轉換。
可如今的大漢,處處都是歡聲笑語,街道上人滿為患,沿街都是商販的叫賣聲,隱隱還能聽到歌聲,幾個孩子玩著蹴鞠從壹旁跑過去,酒肆裏堆滿了醉鬼,劉長廢除了聚飲罪……
畫風直接從秦轉明了。
這熱鬧的都市,繁華的古代畫風,在劉長看來很是普通,可是對那些見證了秦國的大臣,乃至地方上的老人來說,就有點太驚世駭俗了。
社會風氣的轉變,影響到了文學。
而公羊壽所提出的改革,就是建立在這種大風氣轉變的基礎上。
劉安翻閱著手裏的邸報,神色也逐漸嚴肅了起來。
他收起了報,前往自己老師的府邸。
司馬季主格外熱情的迎接了他,這老頭對待劉安和其他弟子時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,他們兩人坐下來,司馬季主便忍不住問起了教材的事情,那些東西,司馬季主也看了,可是他怎麽都不敢想象,這是自家弟子會寫出來的,倒更像是陛下所寫。
“咳,我只是代筆而已。”
“主要還是陛下口述。”
司馬季主點著頭,“難怪呢,這些文章跟妳平日裏所作的風格截然不同,我就想到是陛下口述……陛下當真是大舉動啊,這壹番更是將天下的士人們都給弄沸騰了,有很多人開始作新詩,那新詩,每句皆為五字,自稱為五言詩……”
“有的寫的還不錯,就是被諸大家所抨擊,認為不合詩,可越是抨擊,這類的詩卻越來越多……”
“不只是詩,還有幾個小說家整理了壹本《伊尹說》,以伊尹為主,添加了很多民間傳聞,還有大量的杜撰,史家氣壞了,認為他們這不只是編造典故,而是直接扭曲聖賢,天下人大多反對,可他們將這本書放在了書肆後,不少年輕士子卻都買來觀看,那幾個人還因此富裕了起來……”
“還有賦……”
劉安早已是目瞪口呆。
他認真的聽著司馬季主的話,不由得說道:“其實,這並非是阿父壹個人所推動的。”
“大漢開創之後,對民間的治理甚是寬松,百姓們又逐漸富裕,有了諸多渴望的,因此,原先那些只屬於豪族的娛樂,漸漸下放到民間,百姓們也開始聽音,開始唱歌,玩蹴鞠,至於文學,本就會受到當時思想之影響,從下至上的變化,文遲早都會迎來變化,阿父只是將這個過程提前了而已。”
“那也很了不起啊。”
“聖天子,聖天子,這個聖字沒有叫錯啊。”
“聖天子這是要開辟壹個新的天下啊……是根本上的新天下,並非是有實體的,作用卻更加巨大……”
兩人閑談了起來,劉安對這種變化倒是跟劉長壹樣,是持認同的。
“我曾跟隨留侯學習的時候,留侯就曾告訴我,權莫如貨幣者……這貨幣如今流通的速度越來越快,百姓們有了更多可以花費的地方,大漢的稅賦也能收的更多,這對大漢來說是好事……若是家家戶戶都待在家裏,手裏也沒有什麽錢財,各地的商賈也無法掙到錢,那反而對大漢不利……”
……
就在兩人閑聊的時候,劉長也算是完成了這壹整套的課程。
不只是文和數,劉長這廝甚至還專門為射編訂了課程。
其中就包括了壹些簡單的軍事操練,蹴鞠,角抵等活動。
數科的教材裏,他也安排了很多好玩的東西,不再是冷冰冰的說教,比如加減法,就是以果子為例,爭取讓孩童能更方便去了解。
周昌對這些是很滿意的,撫摸著那灰白的胡須,對著劉長點著頭。
那壹刻,劉長都有些分不清到底是誰為誰打工。
滿意的不只是周相,張相也非常的滿意。
張不疑不偏不倚的對天子所編的教材做出了客觀的評價。對眾人表示,純路人,說句公道話。
隨後,他做出了這般的評價:
“十本論語和道德經也比不上這書的壹頁啊!!”
這麽客觀的言論自然是讓群臣激動異常,激動的臉色漲紅,渾身發抖。
“陛下這本書,當真是天下第壹奇書!啟蒙神書啊,若是叔孫通當初能看到,如今縣學或許早就完成了……簡單易懂,臣以及準備用這教材給我家女進行啟蒙了……”
“可是妳的女兒還不曾年滿壹歲吧……”
“主要是陛下這功德……”
劉長揮了揮手,打斷了張不疑的吹捧。
劉長認真的說道:“啟蒙乃是大事啊,不能敷衍……若是真的能讓縣學遍布大漢的每壹個縣城,朕也算是有些功勞了,往後見了阿父,我也有話可說,不至於扭捏……”
張不疑壹楞,驚詫的問道:“陛下這是在說什麽呢?”
“陛下自登基以來,擊敗匈奴,誅殺冒頓,收復河南之地,敗河西諸賊,掃清西域,擊敗東胡余孽,收遼東之地,討伐朝鮮,扶余,開樂浪地,兵不血刃,平定南越,壹人誅殺滇王,使得西南受降……”
“陛下重工,親自制造紡車,改進農具,重用尚方,造紙,印刷,火藥,鹽井,車船……恨不得將自己的宮殿拆了送給尚方做研究資金……”
“陛下重農,免掉口賦,算賦,田租四十取壹,各地徭役還給與糧食,分發冬衣農具,將耕牛牲畜借給百姓們,鼓勵百姓開墾,用邊軍進行屯田,將土地賞賜給沒有土地的農民……”
“陛下愛賢,設啟蒙之學,太學,國學,縣學,陛下提拔忠良,懲治不軌,重用很多賢才,將他們放在最合適的地方,監督他們的行為,天下吏治清明,官吏們不敢作亂,百姓們不會作惡,上年全天下判決死刑的只有四百三十六人!”
“陛下愛民,赦免了天下的隸臣,給與他們土地,取消了對百姓的所有限制,允許他們正常往來,廢除了很多的刑法,肉刑……”
“陛下修補馳道,修建城池,開運河,加固長城……設立了統壹的文字,編造了數學的著作,發布了統壹的貨幣,統壹的軌道,規範言語……”
“陛下設立醫館,讓天下的窮人能看得起病,設立書肆,讓百姓們都能去讀書,設立報紙,傳播各派的文化……”
“陛下開放天祿閣的藏書,送給天下人觀看,允許他們私藏書籍,翻閱抄寫……”
“陛下取締了對商賈們的限制,允許他們自由經商,允許他們穿好的衣裳,坐車,吃好的飯菜……”
“陛下取締了很多無用繁瑣的祭祀,嚴格的控制了地方上的鬼神之風……”
“陛下廢除了誹謗罪,允許天下人說出自己的看法……陛下禁止厚葬,開節葬之風……陛下重視文教,如今又以壹己之力使得天下之風轉變……”
“而最重要的是,陛下如今尚且年輕力壯,陛下的功德,臣縱然站在這裏說上三天,也是沒有辦法說完的,陛下卻說自己沒有什麽功勞??就是這些功勞,幾百個堯舜綁在壹起,也不如陛下啊!若是有朝壹日,我們君臣能壹同前往太壹那裏,與高皇帝相見,為私,您該給高皇帝附身行禮,若是論功,他該給您行跪禮!!!”
“哈哈哈哈~~~~”
劉長大笑了起來。
張不疑卻很嚴肅,完全沒有半點嬉鬧的意思。
“陛下千古壹帝,古往今來,未曾有如陛下者!!!”
“妳不說,朕都不知道自己有這麽大的功勞……妳這麽說,朕心裏倒是好受了很多……下次阿母若是再罵我昏君,朕就將妳叫過來反駁!”
張不疑是不怕太後的,他是滿朝唯壹敢騎在太後寵臣的頭上,將手裏的節往人家嘴裏塞的狠人。
他不怕飲酒,因為他根本就不怕為天子而死,能為陛下而死,或許還是他所最期待,最渴望的死法。
劉長起身,活動了壹下筋骨。
“別廢話了,走吧,去造船坊,車船已經做好了,今天沒有降雪,沒有結冰,應當是可以下水壹試了……看看這東西到底有沒有用吧!”
“唯!!!”
……
此刻的唐國,也遭受到了風雪的影響。
在唐國壹處村莊裏,召平彎著腰,正在清掃院落裏的積雪。
不遠處,他的老伴正在舂米,尚方做出了壹個腳踏的舂米工具,這東西因為省力,迅速在各地推廣,如今連壹個老太太都能輕易的從事舂米這樣的重體力活,舂米在此刻還真的是重體力活,因為大漢就有壹項針對婦女的懲罰,就是讓她去舂米。
可尚方卻憑借著自己的技術來破壞了大漢的這個法律,舂米不再那麽費勁了。
“這門怎麽又關不上了??”
召平推了幾次,門發出了吱呀的聲音,內屋裏冒出了幾個小腦袋。
“大父!要我們幫忙嗎?”
“回去!這麽冷的天,出來做什麽?!”
召平的話說的很嚴厲,而臉色卻是笑著的,很是慈祥,那幾個孩子也不怕他,只是又玩鬧了起來。
就在召平費力的修木門的時候,遠處走來的壹個人卻停下了腳步。
這人背著壹些柴,看來是剛砍柴而歸。
看到蹲在門前的老頭,此人放下了柴,笑著走上前。
“老丈!我來幫您!”
召平笑著擡起頭來,那受了刑的臉並沒有能嚇到面前的人,因為他面前這個男人也有受刑的痕跡。
召平沒有拒絕他的好意,此人很快就修好了,將門拉開關上了幾次,這才拍了拍手。
召平狐疑的看著他,這人怎麽越看越眼熟呢?
“我怎麽好像見過妳呢?”
“妳喚作什麽?”
“這位老丈,您叫我格就好……”
“格??”
召平若有所思的點著頭,“不曾聽聞,還不曾吃飯吧?家裏做了飯,要不壹起?”
那人搖了搖手,笑著說道;“哈哈哈,家中孩子還在等著我,思念的緊,還是改天再來拜訪吧!”
看著遠去的人影,召平也沒有多想,笑著轉身進了屋。
暖暖的內屋裏,三個孩子正在玩鬧,壹旁的案上,羊肉湯散發出的霧氣緩緩騰起。
召平笑了起來。
真好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