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壹千壹百三十六章 代郡之難
漢天子 by 六道
2020-3-13 17:44
劉秀點下頭,問道:“妳剛才在唱什麽?”
高景慧紅著眼圈,小聲說道:“是臣妾家鄉的壹首歌謠。”
劉秀哦了壹聲,說道:“丸都山城。”
高景慧點頭應道:“是的,陛下!”
丸都山城又叫國內城,是高句麗的都城。直至四百多年後,高句麗才遷都平壤。
劉秀隨口說道:“調子不算好聽,但妳唱的不錯。”
高景慧玉面壹紅,小聲說道:“陛下到大殿裏坐坐吧!”
劉秀想了想,正要答應,這時候,龍淵從外面快步走進來,到了劉秀身邊,小聲低語道:“陛下,代郡傳書。”
聞言,劉秀暗暗皺眉,對高景慧說道:“我還有事,改日再來。”說完,也不等高景慧回話,他轉身向外走去。
目送著劉秀走出建德宮,壹名宮女來到高景慧的身旁,低聲說道:“公主怎麽讓陛下走了?”
這名宮女是高句麗人,跟隨高景慧壹同入宮的貼身侍女。
高景慧無奈地嘆息壹聲,說道:“陛下要走,我又豈能攔得住?”說完,她話鋒壹轉,正色道:“還有,以後不準再叫我公主,要叫美人!”
小宮女縮了縮脖子,低聲應道:“是!美人!婢子知道了!”
劉秀回到清涼殿,從桌案上拿起代郡傳來的書信。
這是壹封告急書信,內容很簡單,盧芳軍再次侵入代郡。
劉秀看罷,眉頭緊鎖,這個盧芳倒是會抓時機,偏偏趕在漢陽之戰最關鍵的時候侵入代郡。
翌日早朝,劉秀拿出代郡的告急書信,交給大臣們傳閱。
大臣們看罷,心頭同是壹沈。朝廷為了支持漢陽之戰,就差砸鍋賣鐵了,可偏偏在這個時候,盧芳又再次向代郡發難,這可如何是好?
現在李通已經巡視完黃河,回到洛陽。眾人的目光有意無意地看向李通。代郡有難,朝廷肯定要出兵救援,可關鍵的問題是,朝廷有兵,但糧食問題怎麽解決?
李通沈默未語,鄧禹擡起笏板,說道:“陛下,代郡遭受敵軍入侵,不能不救啊!”
劉秀說道:“可是,朝廷已無糧可用。”
鄧禹遲疑了片刻,轉頭看向李通,問道:“大司空可有良策?”
李通看看鄧禹,又瞧瞧劉秀,語氣緩慢地說道:“微臣以為,朝廷可於冀州、幽州就近征糧。”
劉秀若有所思地說道:“祭太守在遼東厲兵秣馬,幽州的糧草,大多已被征調到遼東,至於冀州,又能抽調出多少糧食呢?”
河北冀州,乃全國大州,不是說冀州的面積有多大,而是冀州的人口多,糧產豐盛。
但冀州又是起義軍的重災區,像赤眉、銅馬、青犢、尤來、五校等等,都曾在冀州出沒,將冀州攪得天翻地覆,十村九空,直到現在,冀州也沒完全恢復元氣。
只在冀州征糧,真是夠京師軍救援代郡的嗎?
李通沈思壹會,開口說道:“陛下,微臣認為,從冀州可以征調到兩萬石糧食。”
壹聽這話,眾大臣皆心涼半截。只兩萬石糧食,充其量夠十萬大軍吃上十天的,還不足以讓十萬大軍從洛陽走到代郡呢。
劉秀揉著下巴,問道:“司空,偌大的冀州,就只能湊出兩萬石糧食?”
李通點點頭,說道:“陛下,這已是冀州的極限!”
劉秀扶額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打仗不僅是在打人,更是在打資源,在眾多的戰爭資源當中,糧食是最為重用的資源,可惜,朝廷現在最缺的就是糧食。
侯霸說道:“兩萬石糧食,即便再節省著吃,也只夠十萬將士吃半個月的。”
從洛陽到代郡,差不多就得走半個月,兩萬石糧食意味著,京師軍抵達代郡的那壹天起,就要面臨斷糧的問題,這仗還怎麽打?
吳漢跨步出列,向劉秀拱手說道:“兩萬石糧食,夠十萬將士吃半個月,倘若增援代郡的是五萬將士,那麽兩萬石糧食就可吃上壹個月了!”
侯霸眉頭緊鎖,說道:“盧芳軍敢於再次侵入代郡,必是做好了萬全之準備,只五萬將士增援代郡,豈不是以卵擊石?”
吳漢嘴角上揚,微微壹笑,對劉秀說道:“陛下,微臣願率五萬將士,前往代郡,解代郡之危!”
侯霸聞言,心頭壹震,連忙說道:“萬萬不可!大司馬只帶五萬將士救援代郡,這……這太冒險了!”
大臣們紛紛點頭,妳壹言我壹語地勸說道:“大司徒言之有理!”“大司馬不可莽撞沖動啊!”
劉秀目光深邃,拇指的指肚輕輕搓著食指,久久沒有接話。
吳漢向勸說自己的大臣們感激地點了點頭,又沖著壹臉關切看著自己的侯霸笑了笑。
他對劉秀說道:“陛下,微臣率五萬將士足矣,若不能擊潰來敵,微臣願提頭回見陛下!”
劉秀思慮再三,問道:“子顏想帶哪位將軍前往?”
吳漢想了想,說道:“朱祐、王常、杜茂、侯進四將!”
這回劉秀沒有再多做考慮,應道:“準!”
目前,朱祐在南征軍,王常在西征,他二人都需劉秀下詔書召回。
在劉秀下詔的同時,吳漢在洛陽軍營裏沒日沒夜的操練兵馬,李通則親自去了冀州,征集糧食。不日,朱祐和王常返回洛陽。
朱祐回到洛陽,劉秀十分高興,他二人可是許久未見了。
早朝,朱祐有前來參加,散朝後,劉秀直接把朱祐留了下來,兩人壹聽去到清涼殿,劉秀還特意讓張昆準備了茶水、果汁和點心、水果。
清涼殿是劉秀經常辦公的地方,通常情況下是不備吃食的,不過朱祐好吃,劉秀特意為他準備這些好吃的,好喝的。
落座之後,朱祐看著桌案上豐盛的吃喝,咧嘴笑了,說道:“還是陛下了解微臣的喜好啊。”說著話,他伸出手來,抓起壹塊點心,整個塞入口中。
劉秀笑問道:“阿祐在南征軍過得如何?”
朱祐說道:“肯定不如在西征軍裏過得痛快!”
“哦?”
“南征軍雖然經常和蜀軍交戰,但硬仗打得不多,通常都是迂回牽制,和西征軍那邊肯定沒法比!”要說硬仗打得最多的,還得是西征軍。
劉秀聞言,仰面而笑,接著,他上壹眼下壹眼地打量起朱祐。
朱祐被他看得渾身不自在,低頭向自己的身上瞧瞧,問道:“陛下,微臣身上哪裏不妥嗎?”
劉秀笑道:“看來,阿祐在軍中的日子過得還不錯。”
朱祐不解地問道:“何以見得?”
劉秀說道:“沒瘦。”反而還有些發福了!朱祐以前就挺胖的,現在看起來更胖。他說道:“改日,我帶妳去馬圈逛逛,順便選兩匹健壯的高頭大馬!”
朱祐喜笑顏開,說道:“多謝陛下!”道完謝,他突又覺得陛下這話不對勁,疑問道:“陛下為何要帶微臣去選馬?”
“能成為阿祐的坐騎,也是蠻辛苦的,自然要多選幾匹作備用。”劉秀慢條斯理地說道。
直到這時候,朱祐才聽明白,陛下和自己開玩笑呢,暗指自己太胖了。他不滿地說道:“陛下,微臣在軍中可從未偷過懶,與敵交鋒時,微臣可向來沖在前面!”
劉秀聳聳肩,說道:“所以,這才可怕啊!”軍中生活那麽艱苦,朱祐卻能越來越胖,這完全有違常理。
朱祐還要說話,劉秀話鋒壹轉,正色道:“阿祐,妳知道這次為何調妳回京嗎?”
“聽說,是子顏點名要我!”
“嗯!”劉秀點點頭,說道:“這次,去往代郡救援,可是壹場硬仗啊!根據我方探報,盧芳軍的兵馬不下十萬,而我方糧草不足的問題,壹直沒有得到解決,受糧草所限,此次增援代郡的兵馬,最多不會超過五萬將士。五萬對陣十余萬,此戰兇險,阿祐需多加小心才是!”
朱祐滿不在乎地揮揮手,笑道:“和子顏壹起打仗,微臣有信心!”
吳漢能穩坐大司馬的位置,和劉秀的關系好只是壹方面,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自身的能力。
洛陽朝廷的西征、南征、東征,吳漢都有參與,除了在南征中的表現不太光彩外(屠城新野),在東征和西征中,他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。
就功績而言,吳漢要說他自己是第二,沒人敢說自己是第壹。
劉秀和朱祐正說著話,張昆從外面走進來,滿臉笑容地說道:“陛下、大將軍,陰貴人來了!”
朱祐聞言大喜,對劉秀笑道:“陛下,微臣也好久沒有見到嫂子了!”
作為外臣,稱呼天子嬪妃為嫂子,這已經不是無不無禮的問題了。但以朱祐和劉秀的關系而言,他稱呼陰麗華為嫂子,沒人會覺得不妥。
朱祐本來就是劉氏宗親的外戚(母親是劉氏),他和劉秀是發小,兩人穿開襠褲時就認識了,從小玩到大,後來壹同去長安上太學,又壹同在舂陵起事。
朱祐和劉秀的關系,即便不是親兄弟,但也勝過親兄弟了。
劉秀笑道:“張昆,請麗華進來!”
“是!陛下!”
時間不長,陰麗華走進大殿,看到朱祐,陰麗華是又喜悅又激動,搶先說道:“阿祐!”
朱祐也是神情激動,站起身形,壹躬到地,說道:“微臣拜見貴人!”
陰麗華托住他的胳膊,說道:“阿祐快快平身。”
朱祐直起身形,目光下移,落在陰麗華的肚子上,喜笑顏開地說道:“小嫂子又懷上了,可喜可賀啊,哈哈——”
陰麗華被他笑得玉面通紅,劉秀則是無奈地扶額,說道:“咧個大嘴,傻笑什麽?麗華,過來坐!”
朱祐感嘆道:“臣在南征軍裏,最想念的就是小嫂子做的桂花糕!”
劉秀白了他壹眼,說道:“嫂子就嫂子,為何還小嫂子?”
“麗華的年紀沒有臣大,當然要叫小嫂子了!”
劉秀忍不住搖頭而笑。看著嘻嘻哈哈的朱祐,談笑風生的劉秀,陰麗華突然有種錯覺,仿佛時間又回到當年在新野的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