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壹百二十六章 流民生事
漢天子 by 六道
2020-3-13 17:42
“祥雲觀!”鄧禹說道。
“祥雲觀?好端端的,去道觀作甚?”劉秀不解地問道。
“難道主公忘了今天是什麽節日了?”
“什麽節日?”劉秀仍是壹臉的茫然。
“今天是十月十五,下元節!祥雲觀會做道場,主公就不想去看看熱鬧嗎?”鄧禹笑問道。
劉秀興趣缺缺,正要搖頭拒絕,嚴光說道:“去道觀祈福也好,總比終日待在家裏強!”
鄧禹在旁連連點頭,看眼劉秀手中的書,說道:“出去透透氣,散散心,換壹換思路,也許有些現在想不明白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。”
劉秀琢磨了片刻,悠然壹笑,放下手中的書簡,懶洋洋地站起身形,說道:“好吧!我們去道觀逛壹逛!”
朱祐和蓋延不在府內,兩人壹大早就出門閑逛去了,鄧晨也不在,籌集物資的事情已經夠他忙碌的了,幾乎整天不著家。
劉秀和鄧禹、嚴光三人,換了壹身衣服,離開鄧府,去往郊外的祥雲觀。
祥雲觀是新野縣最大的壹座道觀,香火很旺,今天是下元節,道觀又做道場,前去祈福、祭拜、看熱鬧的百姓更多。
按照下元節的傳統,百姓們會把糯米磨成粉,做成菜餡的小飯團,放在家門口,做齋天之用。
不過現在正鬧著饑荒,每家每戶的糧食都不多,把小飯團擺在家門口齋天不太現實,估計祭不了天,都會祭進流民的肚腹,很多百姓都是帶著小飯團去道觀,於道觀內齋天。
路上,行人熙熙攘攘,路邊擠滿了小攤販,在劉秀的印象中,新野已經很久沒這麽熱鬧了。
即便以前沒去過祥雲觀,不認識路也沒關系,只需順著人流往前走就好。
在街上走了壹會,劉秀感覺精氣神放松了不少,臉上也漸漸有了笑容。
鄧禹和嚴光相視而笑,前者用胳膊肘捅了捅劉秀,說道:“主公,我和子陵拉妳出來散心沒錯吧?”
劉秀看了看身邊的兩位好友,笑道:“多謝。”
祥雲觀位於祥雲山的半山腰,道觀的名字也是根據山名而來。
到了祥雲山的山腳下,這裏的遊人更多,放眼望去,人頭湧湧,不過仔細看,站於路邊的乞丐比路上的行人還多。
乞丐大多都是流離失所的饑民,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壹個個面黃肌瘦,破衣爛衫。
壹些年紀不大的青年和孩子,幹脆在自己的後衣領上插根草,跪坐在路邊,自願賣身為奴。壹些年紀較大的,連賣身為奴的機會都沒有,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路上的人們,眼中充滿了期盼和渴望,希望能得到人們手中的壹口吃食。
見此情景,劉秀忍不住輕嘆口氣,幽幽說道:“新莽朝廷,危害蒼生甚深!”王莽推出壹系列的新政,看起來每壹條都很不錯,像土地均分,廢除奴隸等等,但在實際的操作中,根本做不到,有權有勢的人大規模的吞並土地,大批的農民無地可種,流離失所,不賣身為奴,他們根本活不下去。
此情此景,也讓鄧禹和嚴光深有感觸,兩人同是嘆息壹聲,嚴光說道:“逆天行道,實難久矣!”
他們順著臺階,壹路走到半山腰的道觀。
這裏乞丐的數量跟多,擁擠得幾乎寸步難行。
劉秀三人費了好大的勁,才算擠進道觀裏。進入道觀,自然要上香,而這個香是不能自己帶的,必須得從道觀的手裏來買。
連最便宜最細的香,都賣到了壹百錢。劉秀並不想買,鄧禹不以為然地笑了笑,拿出三百錢,買了三支香,分給劉秀、嚴光每人壹根。
下元節拜祭的是三官。道家的三官是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天官賜福,地官赦罪,水官解厄。
在道觀大殿前的香爐當中,早已插滿了香,估計今天的道場做下來,祥雲觀光是收香火錢就得有幾十萬錢。
劉秀三人到了祥雲觀不久,道場正式開始。道士們身穿著道袍,從大殿內魚貫而出,到了外面的廣場上,開始作法拜祭三官。
劉秀只看了兩眼,便興致缺缺,從人群當中退出來,站於墻根的陰涼處乘涼。他接受道家的思想,但不接受道家的鬼神之說。
如果祭祀三官真的有用的話,就不會讓那些最無道德、最厚顏無恥的壹群人高居廟堂,而讓最無助、最沒有能力的百姓們承受災難,流離失所,餓殍遍野。
也許冥冥之中,天地的運行真的有它的規律,也就是天道,但天道不會平白無故的降臨在人們的頭上,最終還是要靠人力去行天道!
祭天祭地,都不如祭人來得實在。
道場的時間很漫長,不是壹時半會能結束的。看著道士們穿著厚厚的道袍,在烈日底下暴曬,哪怕已熱得汗流浹背,但法式仍做的壹板壹眼,對於道士們的這種‘敬業精神’,劉秀也是蠻佩服的。
就在劉秀悠閑乘涼的時候,他身邊突然傳來話音:“每年都祭拜三官,每年還都是鬧饑荒,餓死人,也不知道祭拜三官到底有什麽用?”
劉秀轉頭壹瞧,樂了,只見九兒不知何時站在自己的身邊,正點著腳尖,伸長了脖子向廣場中央張望。他笑問道:“妳這丫頭,神出鬼沒,什麽時候來的?”
“就剛剛啊。”九兒好奇地望著人群內的法式,頭也沒轉地說道。不管她再怎麽看不起祭拜三官的法式,但她終究只是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,樂於看熱鬧。
劉秀搖搖頭,說道:“好幾天沒見到妳了,在忙什麽?”
“瞎溜達!現在吃喝不愁了,有時間就到處閑逛唄!”說到這裏,九兒總算收回目光,沖著劉秀壹笑,露出兩排小白牙。
劉秀被她逗樂了,問道:“上次給妳的錢都花光了嗎?”
九兒說道:“還剩壹些!妳不會認為我是來管妳要錢的吧?”
劉秀聳聳肩,說道:“就算是來要錢的,也是理所應當。”九兒為他做事,認他為主公,作為主公,讓自己的部下吃飽穿暖,是天經地義、理所當然的事。
九兒齜牙壹笑,語氣輕快地說道:“等錢花了了,我會來找妳的。”稍頓,她突然想起什麽,說道:“對了,眼下主公正有壹個英雄救美的好機會。”
“啊?”劉秀不解地看著她。
九兒賊笑道:“來的時候,我看見陰家的小姐被好些的乞丐纏上了。”
劉秀楞了壹下,急忙追問道:“在哪?”
“就在山腳下啊!”
“妳怎麽不早說?”劉秀抱怨壹聲,邁步就往道觀外面走。九兒跟上他,說道:“妳也沒問我啊!”
劉秀無奈地看了她壹眼,說道:“以後有重要的事,妳要第壹時間告訴我!”
九兒追問道:“什麽是重要的事?”
“就是……”她這話還真把劉秀問住了,什麽事情重要,什麽事情不重要,這個東西還真不好具體來說明。
他向九兒擺了擺手,說道:“算了,妳自己領悟吧!對了,別跟著我了,仲華和子陵都在裏面,妳告訴他倆壹聲,我在山下等他們!”
“哦!”九兒看著劉秀急匆匆離去的背影,沖著他吐了吐舌頭。
劉秀壹路急行,順著長長的臺階,壹路跑下山。
到了山腳下,他舉目壹望,果然,附近圍了好大壹群人,大多都是流民乞丐,人群當中,吵吵嚷嚷,也聽不太清楚在吵什麽。
他側著身子,盡力分開人群,從外面硬擠了進去。
在人群的中央是壹輛馬車,馬車的四周站著七八名彪形大漢,這些大漢,劉秀認識幾個,都是陰家的護院。為首的壹人,名叫陰亭,家裏好幾代都在陰府做家仆。
只見陰亭環視四周的人群,面沈似水,厲聲喝道:“我已經跟妳們說過很多遍了,這是陰家的馬車,車裏坐的是陰家的小姐,根本沒有吃食!”
“別聽他的!”人群中,壹名中等身材的流民大聲喊道:“陰家那麽大的家業,下元節能不來祭三官嗎?車裏肯定裝的都是吃的!”
聽聞他的話,在場數以百計的流民、乞丐眼中都流露出貪婪之色,這麽壹車的吃食,自己只要能搶來壹包,就夠自己和全家人吃上好幾天的了!
“陰家為富不仁,寧可把壹車的食物都祭三官,也不給我們分壹點,別和他們啰嗦了,大家搶吧!”人群裏,另有壹名瘦小的漢子大聲嚷嚷道。
有人帶頭,早已餓得快要失去理智的流民、乞丐們紛紛相應,人們七嘴八舌地大漢道:“對!把車裏的吃的都搶過來!”
“我們都快餓死了,陰家還拿壹車的食物祭三官,可惡至極!”
人們壹邊叫喊聲,壹邊壹步步地向馬車逼近過去。陰亭環視周圍的眾人,回手把肋下的佩劍抽出來,沈聲喝道:“我看妳們哪壹個再敢靠前?”
隨著他亮出武器,其余的幾名護院也都把佩劍抽出,怒視著四周的人群。看到陰家人都亮出了家夥,人們面露懼色,不斷向前逼近的腳步也都停了下來。
恰在這時,人群中壹名漢子不管不顧地沖了出來,手拿壹塊石頭,直奔陰亭而去。
陰亭意識到危險,急忙向旁閃身,讓過對方砸來的石頭,緊接著,他回手就是壹劍。
他這壹劍有手下留情,劍速並不是很快,主要是目的是想把對方逼退回去。
可沒想到,那名大漢就是未能閃躲開,被這壹劍劃破胸膛,仰面而倒,胸前血流如註。
見狀,在場的眾人都傻眼了。
有兩名大漢跑出來,將受傷的漢子連連往後拖拽,同時尖聲叫喊道:“陰家殺人啦!陰家殺人啦!大家對陰家也別客氣了,壹起動手搶吧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