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風流

上山打老虎額

歷史軍事

  穿越成了壹個敗家大少爺,知風月、懂風情,不會彈琴卻會談情。   不幸成了天子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四百八十五章:妳做初壹我做十五

公子風流 by 上山打老虎額

2018-8-3 14:01

  郝風樓別過頭,不去理他,在郝風樓看來,這種事妳越是啰嗦,對方就越會咄咄逼人,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緘默。
  只是郝風樓如此無賴的態度,真把幾個閣臣氣急了,如今這小子真是越發了不得了,什麽事都敢做,什麽事都敢頂撞。
  若郝風樓是某部部堂,如今閣臣們如此同心協力,不將姓郝的弄死,還真有點說不過去。
  偏偏郝風樓是錦衣衛,錦衣衛是完全獨立於朝廷之外的系統,在這個系統裏,內閣說了不算,部堂說了也不算,唯壹說話算數的,只有天子。
  閣臣們的目光,俱都落在朱棣身上,大家都在想,陛下,這郝風樓如此無狀,妳總該說句話吧。
  不過閣臣們覺得,天子應當不會說話,建文的消息,應當是真實的,這就意味著,這件事肯定是天子和郝風樓之間布置了建文天子,天子這時候,‘四面楚歌’,朝野上下,又有幾個人靠得住?眼下能依靠的,也只有錦衣衛了。此時此刻,是斷然不可能,拿郝風樓開刀的。
  而郝風樓,或許也正因為仗此,才敢說出如此狂言。
  朱棣撫案,其實閣臣和郝風樓之間,鬧的再如何厲害,都和他沒有太大的幹系,作為天子,朱棣甚至巴不得如此,駕馭之道,無非制衡而已,朱棣不如太祖那般勤政,所以近來,內閣的權柄,也越來越重,壹些朱棣沒心思處置的事,都是內閣來辦理,對此,朱棣的態度很是曖昧,壹方面他樂的清閑,自己雖是天子,可是若論行軍布陣,自己確實有驕傲的本錢,可是論起錢糧調度和賑災、教化之類的事,朱棣莫說和這些閣臣遠遠不如,即便是太子朱高熾,朱棣也自知差了很遠,不擅長的事,讓擅長的人去辦,這似乎沒什麽不妥當。而且朱棣自己呢,其實也樂得清閑,可是這並不代表朱棣很是安心,對這些閣臣,朱棣壹向是有些防範的。
  若是平時,朱棣對這些人倒還有幾分信任,可是建文出現之後,就很難保證了,這些人忠心的,無非就是皇帝而已,雖然自己登基,大大的提拔了他們,可是這些人又有壹重身份,他們也是讀書人,現在全天下的讀書人對那建文都抱有同情,從各種流言蜚語其實就可以看出,建文的出現,讓讀書人如獲至寶,這些閣臣,誰能保證背後不會有什麽小動作?
  郝風樓與他們爭鋒相對,甚至是耍無賴的行徑,倒是讓朱棣安心了壹些,只是這家夥不免太過囂張,朱棣若是不說那麽幾句話,有些過意不去。
  於是朱棣臉色冷下來,呵斥道:“郝風樓,朕自問對妳也算是恩榮有加,不曾薄待於妳,這天下人俱都可以說不曾受朕恩惠,可是妳郝風樓,可敢說麽?妳好大的膽子,在朕面前,也敢如此放肆,還不快給楊愛卿請罪。”
  壹說到請罪,便教人有人失望了,很明顯,天子這壓根就是護短。
  郝風樓連忙起身,很是誠摯的向楊榮行禮:“楊大人,方才話有得罪之處,還望楊大人海涵。”
  楊榮臉色很不好看,可是對方客客氣氣,自己卻也只得點點頭。
  郝風樓重新坐下,其實他雖是得了壹個便宜,心裏卻明白,無論是天子還是自己,此時都有點陷入了壹個兩難的境地了,朱允文的事,泄露的已經越來越多,泄露這個消息的人是誰?事情最後會變成什麽樣子。
  這些事,誰也說不清,這使朱棣和郝風樓都有些急躁,而眼下,朱棣顯然想要立即擺脫掉這幾個閣臣。
  他沈吟片刻,道:“錦衣衛的這件事,暫時不表,朕自會命人核實,是非曲直,總會有公論嘛,諸卿這便告退吧。朕有些事,想給郝愛卿交代壹二。”
  朱棣的耐心,已到了極限,他有太多的事需要詢問郝風樓,也有許多事要重新交代和布置。
  楊榮、胡儼、黃淮三人紛紛站起來,準備告退,倒是解縉此時道:“陛下,微臣聽說,近來有壹件傳聞,頗為詭譎。”
  這個時候,解縉卻還在這兒東拉西扯,頓時讓朱棣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了,朱棣耐著性子,道:“什麽傳聞?”
  解縉含笑,道:“這件事,其實應當問楊大人……”他看向楊士奇,道:“微臣不敢居功,此事是楊大人查出來的。”
  楊士奇臉色淡漠,顯然有幾分猶豫,卻不得不道:“是有這麽壹件事,有個漢王府教拳的師傅,是從漳州來的,半年前,聘於漢王府,平時教漢王的子弟們壹些拳腳,據聞此人有幾分真功夫,不過應天府府尹與微臣有舊,正好聽說了壹件事,說是這位教拳的師傅,仗著漢王府的名頭,招攬了不少徒子徒孫,有數千之眾,又收了三十六個親傳弟子,遍布京師,教人拳腳,許多豪門貴族,都敗在此人的門下。微臣以為,此人頗為不簡單,又整日出入漢王府,不是等閑之事,所以便請應天府好生盯看,這不查不知道,壹查竟還真有些眉目,那學拳的師父,乃是出自漳州三平寺,此後入京,很快得到漢王的賞識,漢王對此人頗為佩服,便聘請他入了漢王府,此人經常在漢王府閑住,同時有招攬了不少人,聲勢不小,其中世子朱瞻圻與他關系最是莫逆,可是微臣……微臣……”
  楊士奇頓了壹頓,臉色越來越不好看:“微臣查出,這個學拳的師傅,竟是通過了壹些軍中的人物,許是走的漢王府的路子,竟是私購了壹些刀劍,甚至還有弓弩、火銃,不只是如此,他的壹些門徒,甚至有人私下裏說,當今天下,和當年大唐的武德年間何其相似……”
  武德年間……
  所有人的臉都變了。
  武德年乃是唐初時的年號,當年李淵在位,李淵乃是大唐的開國皇帝,李淵即位以後,封李建成為太子,李世民為秦王,李元吉為齊王。三個人當中,數李世民功勞最大。晉陽起兵,原是他的主意;在以後幾次戰鬥中,他立的戰功也最多。李建成的戰功不如李世民,只是因為他是高祖的大兒子,才取得太子的地位。
  李淵李淵既然決心立李建成為太子,李世民自然心中不服,於是發動玄武門之變,殺死太子和齊王,逼迫李淵退位,登基為帝,改元貞觀。
  這個典故,在座之人誰人不知,可是細細思量,如今的情況,還真和武德年間壹般無二,漢王在靖難之中,功勛卓著,得到了絕大多數將軍的擁護,而太子朱高熾,只是仗著自己是長子,這才成為儲君。
  只是……現在突然傳出這樣的流言,莫非是漢王當真想要做秦王,想要殺死自己的兄弟,逼迫自己的父皇退位?
  楊士奇說出這番話的時候,也是叫苦不叠,其實壹開始,解縉讓他幫忙查壹查,他便覺得有些不對勁,後來事情交代下去,越查,越是心驚肉跳,等到壹樁樁的事實擺在眼前的時候,楊士奇有點兒傻眼,他即便在聰明,遇到這麽個情況,也知道自己沒有了選擇。
  若是知情不報,將來壹旦事發,天子追究,當時自己已經過問此事,為何這麽大的事,自己卻隱瞞不報?莫非自己是漢王黨羽?
  可是自己今日將此事報上,無疑是等於檢舉漢王,檢舉天子的親兒子,徐皇後的心頭肉,趙王的親兄長……
  楊士奇壹直都不願意牽涉進入奪嫡之爭,他敏銳的感覺到,這很危險,壹個不好,就可能屍骨無存。可是現在,楊士奇必須牽涉進去,不但要牽涉,還要‘彈劾’漢王,徹底的站在漢王的對立面。
  說完這些話的時候,他的眼角余光,不禁掃過解縉壹眼,姜還是老的辣,漢王這件事,或許就是這姓解的布置的也是未必,那個拳腳師傅,可能也只是這個布置中小小的壹個環節,而只是這個小環節裏,卻徹底把自己拉下了水。
  論起來,漢王自己是已經徹底得罪,而太子那裏,自己雖然關系還算和睦,卻遠遠比不上解縉等人,這是壹種非常危險的境地,郝風樓左右不靠,可是憑著聖眷,尚且還可以立足,而自己呢,自己狀告人家的兒子,天子莫非當真會引以為腹心?
  楊士奇搖頭,他對天子有很多的了解,天家固然無情,可是牽涉到自己的親生骨肉,當自己抨擊這個無論是性情還是相貌酷似天子的皇子時,楊士奇知道,自己決不會有好下場。
  這壹次,是真正的被人下了絆子,而且傷的很重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