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9章 承受壓力
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
2023-9-17 08:29
朱皇帝準備把他們貪墨的錢還給百姓!?
聽到這個消息,人群頓時驚呆了,壹時間整個酒樓鴉雀無聲:這可是亙古未有之事啊!皇帝的聖明千古罕有。
以前王朝查抄貪官,抄出來的錢都落入了朝廷的腰包。或者說是小部分落入朝廷腰包,大部分落入另外壹個人的腰包。
從壹個人的口袋,轉賬另外壹個人的口袋。
和百姓沒半毛錢關系。
把抄沒出來的錢還給百姓的,還是歷史上第壹次。
以前朝廷懲治貪吏,是兩只老虎搶食吃,無論是那只老虎把那塊肥肉搶到嘴裏,底下的小動物只能光眼看著。
而現在朱皇帝的做法卻是,把肥肉給那些沒有能力搶食的小動物們。
“看來,歷朝歷代,不是皇帝沒有好方法惠民,而是他們不想而已。”老者感嘆起來,“只要他是真正想對百姓好,百姓分分鐘鐘過上好日子。”
朱皇帝惠民,就是那麽簡單粗暴,直接打錢。
沒有任何花裏胡哨。
沒有任何申請條件。
“還有呢。”拿大明日報那人道,“報紙上還寫了,江南行省那三百名官吏,是百姓舉報的。以後那裏的貪官汙吏落馬,就把他們貪墨的錢分給那裏的百姓!”
“陛下此舉高明啊!”老者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。
或許在場的酒客都看不出此舉的高明之處,但他卻能看出來,畢竟他是飽讀詩書的老者。
而且大明王朝‘去儒歸道’之後,他也讀了不少道家典籍,已經能夠領悟‘以道立國’的不少精髓。
朱皇帝這種做法傳遍大明王朝之後,以後大明的百姓會紛紛踴躍舉報他們。因為只要舉報成功了,他們就能分到錢。
如此壹來,百姓對官吏的監督作用,就發揮出來了。
被充分調動。
這種做法壹旦施行開來,文武百官必定會戰戰兢兢,因為他們的背後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他們,讓他們不至於敢明目張膽的亂來。
“官吏的生存環境如此,豈不是沒人想當官了?”有人問道。
“沒人想當官,那才符合自然之世界。”老者道,“官員的特權越小,地位越被打壓的越狠,百姓生活就越幸福。”
“百姓在他們面前,就越沒有低他們壹等的感覺。”
“老人家對秦先生的以道立國,理解頗為透徹啊!”人群感嘆。
“老朽我也曾是道家的。”老者道,“百姓在官吏面前沒有低人壹等的感覺,從而就實現了,自然社會之眾生平等。”
“實現百姓在街上看到那些知府,縣令,沒有下意識想跪,沒有腿軟的感覺。實現那些縣令知府,在下班之後和尋常百姓壹起務工做兼職。”
“縣令知府的夫人還要給別人做保姆,打掃清潔衛生。”
“想想大明之前王朝的現象吧,那些縣令、知府全都是人上人。不要說縣令知府了,就是府衙裏壹個看門的小吏,走到哪裏都眼高於頂。”
“百姓在他們面前,下意識的猥瑣、膽怯,像螻蟻壹樣卑微。”
“有道理!!老人家說的太有道理了!”人群紛紛說道。看來,他們也是對這種現象感同身受。他們以前見到縣令級別的官吏,都難如登天。那些縣令知府,就像高高在上的神壹樣,高不可攀。壹旦見到了他們會覺得自己象螻蟻壹樣渺小。
“秦先生以道立國的理念,就是把官吏定位成獅子老虎豺狼等食肉生靈,把百姓定位為黃羊白兔山雞等食草生靈。”老者繼續給人群講解以道立國,“獅子老虎是山羊白兔的天敵,而那些當朝的官吏就是百姓的天敵。”
“只有把那些掌握權力利器的官吏,其定位為百姓的天敵了,像山羊壹樣沒有反抗能力的百姓,才不至於任它們魚肉。”
“人,都有私心,追求利益那是天道。”
“所以,那些官吏絕不可能是聖人,他們壹旦掌權,就要為自己謀利。”
“他們為自己謀利,就和獅子老虎要吃兔子壹樣,是必然。”
“但自然世界又不能沒有獅子老虎。”
“所以以道立國要做的,就是讓那些官吏,承受和自然界獅子老虎壹樣的生存壓力。”
“而現實卻是,王朝那些官吏,壹個個活的比獅子老虎逍遙自在的多。他們享受金錢美人權力,且還不費吹灰之力。”
“不錯!”
“不錯!”
“有理!”
“有理!”
人群紛紛贊同。
“以道立國,道法自然!”老者感嘆,“如果大明王朝有壹天,真能實現自然之世界,讓那些獅子老虎不至於動動嘴就能弄死無數山羊野兔,那我大明王朝還真能延續千萬年了。”
“老人家,妳說以道立國,對百官打壓太狠了,讓他們承受自然界獅子老虎壹樣的生存壓力,會不會導致朝廷無官可用?”有人問道。
“妳壹只綿羊,為那些豺狼虎豹抱不平?”老者笑了,“綿羊的身子,操著獅子老虎的心。妳擔心豺狼虎豹滅絕,沒東西吃妳了是不?”
“呵呵!”人群聞言都笑了。
“其實妳的擔心有點多余,甚至是有點愚蠢的擔心。”老者耐心給他解釋,“傳聞海外有個國家,他們的每壹任國主都會被抓,然而想搶那個位置的人,從來就沒有減少過。如此高危的行當,在妳看來應該沒人會搶是吧,然而事實恰恰相反。”
“記住,綿羊不會滅絕,豺狼更加不會。”
“身為綿羊,不要去可憐豺狼的生存環境。”
“官員生存壓力再大,也有人擠破頭想要搶。”
“等哪壹天搶官位的人沒那麽多了,沒那麽瘋狂了,那就實現了自然,符合了天道。我們華夏人,壹向是追求天道。”
“自然世界,天人合壹。”
……
皇宮。
禦書房外。
數十名官吏聚集在壹起,等待著覲見朱元璋。
在等待的過程中,爭吵的不可開交。
“皇上把抄沒來的銀兩,全部分發給百姓,這點我堅決不同意。”其中壹名官員道,“與其分發給平民百姓,還不如拿來修堤壩,預防黃河水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