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

落寞的花生

歷史軍事

“頭好痛!!!” “渾身都痛的難受!!!” 秦宇睜開雙眼,發現自己正躺在壹張堅硬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225章 崇禎翻盤比漢獻帝容易

支教五年,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by 落寞的花生

2023-9-17 08:28

  “此外袁崇煥也能殺,他連五年平遼的國際玩笑都敢開,還擅殺毛文龍,毀掉了牽制皇太極的根基,還讓皇太極圍攻京城,殺之也不過分。”
  “這兩人都能殺?不可能吧。”人群震驚,“殺了他們誰去牽制東林黨,誰去對付皇太極?”
  “都能從本質看問題了,還用在乎這些細節?”秦宇笑了,
  “所以真正的答案,妳們再想想吧,要從本質出發。”
  說完,把目光轉向黃村長。
  心想他喜歡研究歷史,而且年齡比所有人都大,吃的鹽比他們吃的米都多,應該能說出比他們更好的答案吧。
  ……
  “先生,這道題,咱會做了。”果然,這時候,朱元璋說話了。
  “哦。”秦宇哦了壹聲,“妳怎麽做?”
  “首先,魏忠賢是可以殺的,而且必須要殺。不殺,崇禎拿不到大權,皇帝沒有權力在手,幹不成任何事情。”朱元璋道。
  “不錯,如果皇帝有能力的話,這樣的權臣是必須要殺的。”秦宇道,“用他來茍延殘喘王朝的國祚,最終還是要走向滅亡。之所以崇禎不能殺,是因為他能力不足。”
  “而且殺了魏忠賢,皇帝照樣能對付得了東林黨,而且不難。”朱元璋道,“壹個背靠皇帝的閹黨都能把他們壓制的死死的,皇帝本人還對付不了了?”
  “妳說的很好啊。”秦宇點頭贊許,“記住,如果妳們穿越回去成了崇禎,第壹個還是要殺魏忠賢,把他留著,無異於飲鴆止渴。”
  “其次,即使殺了袁崇煥,也影響不了真正的大局。”朱元璋道,“朝廷要對付邊患,最重要的是錢糧,而不是哪壹個將領。”
  “真正能改變大局的,是皇帝要先弄到錢,弄到糧。”
  “有了錢糧,什麽事情都好辦了。錢糧,才是解決壹切問題的關鍵所在。”
  “不錯,妳看到了本質。”秦宇道,“那麽崇禎該怎麽弄到錢糧呢?”
  “這個也很簡單。”朱元璋道,“不等李自成起義,我自己先把義軍給做了。”
  “崇禎皇帝如何先把義軍給做了?”秦宇笑了。
  “不是起皇帝自己的義,而是起封建貴族的義。”朱元璋道,“崇禎當時掌握了壹定的軍權吧?就算沒有,以他皇帝的身份,籠絡壹些武將入京勤王也是簡簡單單。”
  “皇帝的身份就是壹面旗幟,壹面大纛。只要大纛在,給壹些武將施恩,分分鐘鐘讓壹些武將死心塌地。先生剛才不是講了嗎?甘軍即使在那樣的情況下,還有人願意入京勤王,可見當時的百姓,還是有很多忠於大明的。但凡他能施點恩給別人,都有許許多多仁人誌士肯為他效忠。”
  “不錯。”秦宇道,“大明當時,不缺忠臣義士。任何王朝末期,都不缺忠於王朝的人。只要末代皇帝不往死裏作踐他們,讓他們效忠很容易。”
  “既然有兵就好辦了,學李自成那樣,把朝堂上那些封建貴族全部抓起來。”朱元璋道,“然後就給他們說壹句話給錢,給糧,否則,殺!”
  “李自成既然能從他們身上壓榨出幾千萬兩銀子,皇帝起碼能從他們身上榨出上億兩吧?”
  “先生以前早就教過咱,任何時候,那些封建貴族都有錢,有糧。尤其是王朝末期,他們壓榨的社會財富更多。”
  “崇禎都領悟到了文臣個個可殺,將他們抓起來壓榨點銀子、錢糧,不過分吧?”
  “只要有錢了什麽都好辦,解決朝廷危機就容易了。”
  “不錯,亂世先殺聖母。”秦宇道,“開個玩笑,是亂世先殺那些惑亂社會的根源——封建貴族。把他們搶占的社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財富,搶到朝廷手裏。”
  ……
  “可是先生,把文官集團的人都抓起來了,誰來當官?誰來掌管戶部,兵部,吏部,工部?沒有這些文官,朝廷怎麽運轉得下去?”朱椿問道。
  “朝廷都快滅亡了,還要運轉幹嘛?”秦宇笑了,“朱元璋起事的時候,有戶部、兵部,吏部?”
  “先生說的才是對的,椿兒妳膚淺了。”朱元璋冷冷道,“將帥可廢,江山不可亡。為了保住江山,將帥都可殺,更何況是那些沒用的文官?”
  “非常時期,只要有錢有糧,有兵就行了。”
  “文官集團,都是朝廷穩固之後,才建立起來輔助穩固江山的。也就是說,非常時期除了錢糧和兵之外,所以的東西都可以舍棄。”
  他是靠舉義起家的,當然深深的明白這個道理。
  “說的霸氣啊。”秦宇贊許的望了‘黃村長’壹眼,“簡直說的比我都好。”
  “說實話,崇禎面臨的難題,比漢獻帝面臨的難題簡單多了。東漢末年漢獻帝手裏沒用兵,四處軍閥混戰,沒有兵什麽也幹不了。而崇禎起碼還能調動兵馬,舉國上下,也沒有諸侯作亂只有義軍。崇禎面對的最大敵人是文官集團,稍微用點手段都能將其拿下。”
  “壹個太監魏忠賢都能壓得文官集團喘不過氣來,他壹個皇帝還做不到了?”
  “所以說崇禎翻盤,比漢獻帝翻盤要容易得多。”
  “先生,朝廷從文官集團那裏壓榨出錢糧之後,需要賑災。讓百姓有活路了,義軍迎刃而解。把文官集團都得罪光了或者全殺了,誰去賑災,誰去收攬人心?”朱標問道。
  “妳這個問題,讓我想到了此前有個很火的電視劇,裏面有壹句很經典的臺詞,叫什麽‘救民先救官’。意思是官員都吃不飽,就沒人肯用心去賑濟災民了。”秦宇道,“妳的擔憂,和這句話的意思如出壹轍。”
  “不過老師告訴妳,這句話是小學生水平。”
  “小學生水平?”除了朱元璋和馬皇後之外,人群都很驚訝,“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啊。”
  “官員都不賣力,最底層的百姓恐怕會更苦。如果官員都吃不飽飯,他們會更加盤剝百姓。”
  “怎麽就小學生水平了?”
  “如此有哲理的話在秦先生眼裏怎麽就如此不堪了?”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