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...关闭

諸天武命

我叫排雲掌

都市生活

“東哥東哥,山寨收人啦,咱們快點過去!”
黑虎山惡虎寨轄區邊緣,倚靠山梁有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0879章 余波延綿

諸天武命 by 我叫排雲掌

2023-12-4 21:04

  津門道臺換人,並沒有引起朝堂大佬關註。
  就是津門道臺人選王子騰,叫朝堂上下感覺有些奇怪罷了。
  好在大乾朝廷,由武轉文的事情也不是沒有發生過,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壹代保齡侯史老令公。
  這位,在開國初期可是做到了文官頂層的位置,這樣的成就相當的了不得。
  只是可惜,史家並沒有順勢轉型。
  當然若真如此,怕是史家已經從權貴集團徹底除名了。
  那時的文武分得不是那麽清晰,文官也得隨時準備上戰場砍人,身份互換相當頻繁。
  至於忠靖侯史鼎帶領三千人馬,移駐津門的事兒,更沒有引起絲毫波瀾。
  這是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協商安排的調動,只需要當今認可下旨就成,都不需要放在朝堂上商討。
  不怪文官集團拼了命都要染指兵部,實在是這樣的事情,叫文官集團感覺難以接受。
  尼瑪,千人規模的兵馬調動,這樣的大事文官集團竟然連知曉都做不到,要是真遇到事兒的時候,豈不是要抓瞎?
  話說,只要皇帝當得久,每過二三十年京城都會爆發壹次皇位爭奪戰,搞不好是要動刀子的。
  每當這時候,文官集團就無比被動了。
  能夠控制或者說影響的兵馬,只有五城兵馬司的官兵。
  壹旦遇到亂兵劫掠,最倒黴的自然是城裏的豪商巨賈,然後就是文官的宅院了,誰叫他們沒什麽力量護衛?
  再說,刀把子裏出政權的道理,其實文官大佬們懂。
  在大乾這樣文武並列的環境裏,文官大佬的話語權,往往和軍隊有那麽點子藕斷絲連的關系。
  只是,為了名聲考慮,這樣的事情秘而不宣罷了。
  新崛起的文官大佬能不能領悟,就得看他們自身的悟性了。
  這兩樁事情,都沒有引起朝堂波瀾。
  畢竟,聽聞榮府大姑娘元春,在宮裏得到了當今青睞,不僅升了位格,最近還多有侍寢。
  榮府沒有得到多少好處,作為同盟的金陵四大家族得到好處,也是壹樣的。
  隨著京城發生其他大事小情,王子騰和史鼎的調動,很快就被旁人忘到腦後。
  他倆都是老油子,新官上任雖然有所動作,卻並沒有引起京城朝堂的特別關註。
  這是賈蓉私下裏特意叮囑過的,他們以後的行為舉動,將引來無數風風雨雨,初到任的時候不夯實根基更待何時?
  而朝堂上,因為當今大派稅監前往南方之事,正鬧騰得相當厲害,沒多少目光關註他們。
  事情發酵到現在,已經徹底鬧騰開了。
  不是誰想收手,就能輕易收手的事情。
  利益爭奪最是牽動人心,更別說南方繁華,牽涉的利益怕是以百萬兩,甚至以千萬兩為單位。
  南方士紳自然要保住自家利益,而其他利益集團,則是想伸手過去狠狠撈壹把。
  說起來也是笑話,正常繳稅這樣算是天經地義的事情,到了南方卻成為了不折不扣的惡政壞政。
  沒有稅收,官府哪來的銀錢運轉?
  偏偏,江南地界的城鎮,壹個賽壹個規整秀美,城市建築以及規模都相當不俗。
  這些建設以及發展資金哪來的?
  不用多想,都是依靠盤剝最底層百姓的血汗,這才能有如此繁華景象。
  而越是繁華的城鎮,周圍的田地越發集中,失地農民數量就越多,被迫進入城鎮成為小手工業者或者最初級的工人。
  按照後世書本上的說法,這就是所謂的資本社會萌芽。
  而所謂的資本,就是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,盡可能的將利益最大化。
  原本只能間接盤剝的農民,失去田地被集中起來後,可不就是最好的直接盤剝對象?
  偏偏,因為資本的流動帶來商品社會的繁榮,使得被盤剝的底層百姓,覺得日子還算不錯,甚至比以往種地時還要寬裕不少,很是滿意眼下的生活。
  殊不知,他們的生死全部掌握在那些士紳手裏。
  市場上的生活必需品價格稍稍有所波動,就能叫所謂的小市民家庭徹底破產壹貧如洗。
  偏偏,他們還得費力承擔衙門的運轉費用,只是壹般人根本就察覺不到而已。
  還有衙門官吏,地痞青皮甚至是宗族的盤剝費用,生活壓力之大可想而知。
  可以說,江南地界的發展頗為扭曲,富者越富貧者越貧。
  當然,妳說這是藏富於民也成,只不過所謂的‘民’,指的是地方士紳罷了。
  對於朝廷想要收稅,那是壹千個壹萬個不樂意,也不滿意。
  針對於稅監的激烈手段還只是其壹,真正的主力則是身在朝堂的南方籍官員。
  他們在朝堂上提出建議,當今想要收稅也成,不過不要弄得這麽激烈,可以壹步步緩緩進行。
  至於這個緩緩得多長時間,自然是準備得越充分越好。
  按照他們的心思和想法,最好當今在位期間就不要瞎折騰了,等到下壹任皇帝再說。
  所謂人亡政息,另外每壹位皇帝都是不同的,誰知道下壹任皇帝的頭還有沒有當今的鐵?
  這樣的局面,當今怎麽可能滿意?
  暗地裏支持金陵四大家族只是手段之壹,在朝堂上自然不可能叫南方籍官員的聲音太大。
  尼瑪,他可是想要青史留名,若是在位置上不能有壹番作為,又怎麽可能達到目的?
  再說了,南方士紳的舉動太過刺激,不要說當今,就是龍首宮裏的上皇,心氣也是相當不順的。
  皇家派出去的人也敢隨意打殺,是不是等到關鍵時刻,還要將皇室的軍啊?
  南方那麽龐大的利益,還有足夠的人口,同時還是大乾的糧食中心,若是萬壹有什麽事兒發生,眨眼功夫就能拉起壹支人馬,而且還是兵甲錢糧充足的那種。
  只要想到這些,當今心中壹片冷然。
  他不僅要收足夠的稅,而且還要對南方進行強力控制,不允許那裏出現絲毫意外。
  面對皇位,或者說天下穩定的局勢面前,其他壹切都不值壹提,朝堂上的波瀾可沒那麽輕易了結……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