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八章 肉蛋奶
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
2023-8-19 22:59
李泌坐在車上,看著來來往往的長龍,馬上就要到武威城了,這裏的繁華超過了他的想象。
壹個官道休息區裏,張天倫和李泌停下車休息。
這座大型的集市也是玩家裏長參考驛下裏建造的,因為地理位置好,如今已經初具規模。
車把式停好了馬車,李泌和張天倫走下了馬車,壹股濃郁的豆香飄到了張天倫的鼻孔裏。
李泌心中還想著河西之戰的事情,這麽大的戰事為什麽朝廷壹點風聲都沒有?
可是看到如今武威城繁華的樣子,也不像是經歷過大戰的樣子啊?
難道是張天倫在撒謊?
饒是李泌的智計百出,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。
如果真的是尚綺心兒親自引兵來攻打河西,建寧王應該上奏朝廷,等待朝廷的支援。
光靠隴右和河西的兵馬,能夠打敗吐蕃東道傾力來攻?
還有張天倫說尚綺心兒戰敗,腦袋被吊在城門上,這種事情李泌更是不相信了。
如果建寧王真的立下如此功勞,肯定會上奏朝廷的。
斷然不會如此的低調。
堅定了自己的判斷,李泌又開始觀察這個集市。
整齊的街道上,到處都是往來的商人和旅客,店鋪中擺滿了各種商品。
有些都是李泌從沒有見過的商品,琳瑯滿目讓人眼花繚亂。
張天倫拉著李泌來到了壹個吃食攤前,壹張張臨時桌椅擺滿了空地,食客們有序的排隊,豆子的香味從前面飄了過來。
這是什麽美食?
李泌沒想到在壹個官道邊上的服務區,還能見到這種美食。
不是說河西偏僻嗎?
終於等到了張天倫和李泌,李泌這才看到了店家在賣什麽。
白花花的豆花泡在溫水中,老板給客人舀上壹碗白花花的豆花,然後再加上壹碗白花花的米飯,最後加上壹疊香氣撲鼻的蘸料,用壹個木頭盤子裝好遞給了李泌。
張天倫端著盤子,找到了壹張空桌,招呼李泌過來坐下。
豆腐古代已經有之,據說漢初淮南王是第壹個制作豆腐的人。
在李泌年輕的時候,繁華的長安街頭,就有制作豆腐叫賣的人。
李泌看著張天倫夾起豆花,在蘸料上蘸了壹下就放在米飯上,然後夾雜著米飯吃下去,露出滿足的表情。
李泌也學著張天倫,用蘸料混合著豆花,果然吃起來非常的爽口。
李泌對黑乎乎的蘸料產生了興趣問道:“這是大醬嗎?”
張天倫說道:“差不多吧,這是醬油,花生碎和胡椒碎壹起混合的,再加上壹點芝麻香油。可惜搞不到辣椒,要不然這豆花飯更下飯!”
沒想到小小的蘸料竟然這麽講究,還有胡椒碎?
壹座小小市集的平民飲食,竟然用上了胡椒?
還有這晶瑩剔透的米飯,就算是鳳翔府中的富戶,壹年也吃不上幾次這樣的米飯吧?
可是看著周圍吃飯的人,大部分都是車把式或者商隊的夥計,這確實是普通百姓吃的東西。
河西的百姓生活質量已經這麽高了嗎?
李泌疑惑的看著周圍,這是開元年間的長安才有的景象吧?
“這裏的老百姓都能吃上胡椒了嗎?”
在熱火烹油的開元年間,李泌確實在長安的餐館裏吃過胡椒做的菜。
只不過時過境遷,長安的繁華已經成了夢幻泡影,卻沒想到在河西這個小小的集市上,都能吃到胡椒調味的菜。
張天倫說道:“胡椒又不是什麽稀罕的東西,現在西域胡商帶來的胡椒都賣不掉,價格壹降再降,現在胡椒在武威都跌成白菜價了。”
張天倫繼續說道:“而且這些都是炸過花椒油的花椒渣,不值錢。”
張天倫說道:“今年大豆豐收,河西嘗到了種植大豆的甜頭,明年肯定要繼續種了。”
“估計日後提起豆花的起源地,就不再是巴蜀而是河西了。”
李泌聽不懂張天倫這些莫名其妙的話,他疑惑的問道:
“大豆雖然好,但是不種植主糧能行嗎?”
張天倫說道:“河西的氣候適合種植大豆,大豆的用處可多了,豆渣用來餵牲口也是最好的,雖然比不上玉米高產,但是也是不錯的飼料作物了。”
“現在河西的養殖發展的不錯,明年大豆還有更多的需求。”
雖然李泌並不能完全理解張天倫跳脫的思路,但是聽到畜牧業之後,李泌皺起眉頭問道:
“民以食為天,不種主糧光種吃不飽的大豆?我們漢人可不是食肉的胡人,而且胡人少漢人多,河西這麽多人口,靠吃肉能養活嗎?”
李泌的態度變得嚴肅起來。
李泌的眼光依然是在傳統儒家的框架下,在他看來,漢人吃糧胡人吃肉的習慣是上天決定的。
土地裏的糧食養活人口,牛羊的肉只是補充,卻不能當做主糧。
李泌的想法是,這是建寧王為了上層食肉,而故意剝削百姓種植大豆飼養牛羊的。
這下子李泌對建寧王的印象更差了,這樣的皇子難道是大唐的幸運嗎?
張天倫卻說道:“我大唐子民也有吃肉蛋奶的權力,雖然現在河西的畜牧業只能做補充,但是現在已經有的鄉裏開始嘗試規模化養殖了,現在河西的小學已經開始給學生提供牛奶了。”
“規模化養殖是什麽?小學又是什麽?”
張天倫說道:“規模化養殖就是盡可能養殖更多的牲口家禽,我聽說武威城邊上的壹座養雞場,壹座養雞場上養了上千只雞。”
“光是那壹個養雞場,每天就能給武威城供應幾千只雞蛋。”
“至於小學,那是建寧王殿下在整個隴右推行的政策,凡是州府和縣城,都已經開辦了小學,教育孩子識字。”
李泌倒吸壹口氣,在每個州府縣城都建設學校,建寧王好大的手筆啊!
唐初的時候,太宗皇帝也曾經想過建設學校。
可是最後算下來成本太高,就連州學都沒能建成幾座。
最後只能在長安搞了壹座太學。
到了高宗時期,又在東都洛陽建造了壹座太學。
沒想到建寧王在隴右搞成了小學,就算只是教授百姓讀書識字,那也是能夠得到後世讀書人贊嘆的功勞了。
李泌對建寧王的好感又回升了壹些。
已經歇息了壹段時間,隨著車把式開始催促兩人上車了。
張天倫和李泌登上馬車,這時候壹個小孩跑到馬車邊上問道:
“報紙報紙,最新的報紙,兩位要買報紙嗎?”
張天倫從口袋裏掏出兩枚銅錢,遞給小孩說道:“來壹份報紙吧。”
小孩子迅速將報紙塞進張天倫的手裏,接著又從懷裏掏出兩個雞蛋說道:
“新鮮的雞蛋,剛煮熟的,您要嗎?”
沒想到這小孩還挺會做生意,張天倫問道:“多少錢壹顆?”
“五枚銅錢!”
張天倫從口袋裏掏出十枚銅錢,遞給小孩說道:“拿兩顆雞蛋吧。”
“好嘞!”
報童用前幾天的舊報紙包住兩枚雞蛋,遞給了馬車上的張天倫。
車把式吆喝了壹聲,然後揮舞馬鞭,馬車繼續踏上了前往武威城的路。
“報紙是什麽東西?”張天倫也沒想到這位秘書監竟然是個好奇寶寶,自從踏入河西之後,就壹直問個不停。
張天倫將報紙遞給李泌說道:
“就是刊登新聞的報紙,這好像是涼州自己辦的報紙,叫做《涼州日報》。”
李泌接過了報紙,粗糙的報紙雖然是用最差的紙張印的,但是報紙的鉛塊字方方正正,能夠聞到壹股油墨的香氣。
雖然報紙上的字和正常的漢字有些不同,都是簡化了壹些偏旁部首的簡體字。
但基本上聯系上下文,李泌也能夠看懂大概的意思。
頭版上刊登的都是官府的新聞,這些公文都是用半白話寫成的,閱讀起來倒是沒什麽問題。
只不過這個新聞所說的事情,李泌不知道這是什麽東西。
《張掖武威鐵路已經動工,武威段進展順利》
鐵路是什麽東西?武威段進展順利又是什麽意思?
看樣子是武威在修建的什麽大工程。
李泌接著翻過去,後面幾頁就是各種市井的小道消息,連載小說了。
今天連載的是壹部武俠小說,雖然沒有前文,但是李泌對於這段故事依然拍案叫絕。
小說中的功法,還有習武者的真氣之說,倒是和李泌修道的罡氣精氣之說差不多。
而且其中主角所修煉的《降龍十八掌》,似乎又和佛家有些淵源。
那小說裏天下武林的魁首少林寺,就在洛陽附近。
史書上說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為了安置印度高僧跋陀尊者,在都城洛陽東南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。
李泌年少雲遊天下的時候,也曾經在少林寺中和和尚討論佛法,不知道他們會什麽武功啊?
李泌倒是對這篇武俠小說虛構的“大宋王朝”更感興趣,這作者為何要虛構壹個如此孱弱的王朝?我堂堂華夏子民,也能孱弱至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