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六章 王府商會
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 by 肥鳥先行
2023-8-19 22:54
第二日,回鶻葉護王子主動請戰,請求協助唐軍再戰長安。
與此同時,天下兵馬大元帥,廣平王李俶也上書朝廷,要在關中再籌建壹支新軍,和回鶻雇傭軍壹起協助郭子儀再戰長安。
朝廷自然是批準了回鶻王子的主動請纓,四千回鶻精銳離開鳳翔府,向著武功城而去。
俺達協理發自從上次在大朝會被召見之後,就再也沒有得到大唐朝廷的回應。
求娶公主的婚書已經送上去了,但是大唐朝廷毫無反應。
只是好吃好喝的讓俺達協理發住在鴻臚寺的驛站裏,求娶大唐公主的事情卻壹點回應都沒有。
這個回鶻老頭兒只能在鴻臚寺住下,每隔幾日就去中書門下再次投書。
建寧王大敗回鶻可汗的消息在鳳翔府傳來,這是自從唐軍清渠之敗後唯壹的好消息,加上水淹回鶻大軍實在是太有戲劇效果,在鳳翔府廣為傳播,李道源幾次去茶樓喝茶,都聽到茶博士繪聲繪色的講著金山之戰。
不過在他們的講述中,似乎帶上了壹點奇幻色彩,曹令忠變成了使兩把百斤大錘的猛將。
李道源雖然沒見過曹令忠,但是也知道這老頭兒估計拿不起百斤大錘。
封賞建寧王和麾下諸將的詔書並沒有被韋見素攔住,當日秉筆的宰相張鎬直接在中旨上用政事堂印,這也就成了通告天下的聖旨。
對於皇帝李亨來說,政事堂如此乖乖的聽話,真的讓他爽的不得了。
李亨終於明白,為何上皇的皇帝當的這麽爽了!
對於這個在大朝會上打出完美配合的李道源,李亨自然也是不吝嗇賞賜的。
不過李道源並沒有接受那些對他個人的賞賜,而是向李亨提出,要在鳳翔府建立隴右都督府留後院。
各地藩鎮在京師建立留後院也是正常的事情,李亨自然批準了李道源這個請求。
他還專門撥出壹個大宅子,交給李道源當做留後院,這座宅子距離臨時行宮並不遠,算是整個鳳翔府的核心區域。
於是隴右都督府留後院悄然成立,東行團的四名玩家成了留後院的第壹批署吏。
李道源任隴右都督府留後使,張端陽、周世、余瀟瀟都加留後副使。
日後朝廷能光復長安,隴右都督府留後院也會隨著行營前往長安。
作為距離隴右大本營最遠的正式機構,李道源只是暫代留後使壹職。
知道詳情的李炎緊急停止了商博巡查草原貿易站的工作,將商博派往鳳翔府的留後院。
李炎承諾只要等商博抵達鳳翔府,李道源他們就可以繼續觀光,又用大量的貢獻點穩住了這四個玩家,讓他們留在鳳翔府鞏固大好局勢。
【天下兵馬副元帥,每月氣運點+500】
光是這麽壹個頭銜,就給李炎每個月增加了五百點起源點。
區區四百點玩家貢獻點又算什麽!
這壹萬匹牲畜送的值!
李炎將目光放到了隴右,在張掖之戰過後,河西終於開始恢復發展。
酒泉、張掖和武威三鎮中,最先恢復元氣的竟然是武威城。
作為河西走廊最東端的城市,武威是河西走廊的門戶,武威城自古也是漢胡交界之地。
商人是對時局最敏銳的團體,當吐蕃大敗於張掖,吐蕃東道大論尚綺心兒陣亡的消息傳到了後方,商人們立刻拉著貨物,沖向了武威城。
如此旺盛的需求,還是因為東西方貿易隔絕太久了。
如今整個中亞地區都是難得的安定期,阿巴斯王朝雖然發生了幾起小內亂,但是不妨礙整個貴族階層日益奢靡的享樂風氣。
他們對於東方大國的絲綢需求日益旺盛,也對東方的茶葉趨之若鶩。
大量的大食商人都在趕往中原,購買更多的絲綢和茶葉。
有些商人在酒泉買到了鮮艷的染布,準備帶壹些回去嘗試銷售,但是他們依然渴望質地柔軟的絲綢。
留在張掖城的胡巴依,聽到武威城被收復的消息欣喜若狂!
他在房琯主政武威城的時候,被官府盤剝壹空,本來胡巴依已經準備遣散夥計回家,又正好遇到了張掖的戰事。
胡巴依散盡最後的家財,資助張掖城防禦吐蕃人,自己也上了城墻搬磚。
這場戰鬥最後以隴右大勝而結束,吐蕃東道五萬精銳盡喪河西,整個吐蕃東道元氣大傷。
聽說建寧王的偏師正在吐蕃東道攻城掠地,大唐重新占領吐蕃東道,哦不吐谷渾地區指日可待。
在張掖發行的報紙上,已經從將吐谷渾地區定義為大唐自古以來的領地。
吐蕃人壓迫吐谷渾地區鮮卑人、漢人、羌人的罪行被公之於眾,河西百姓摩拳擦掌,都等著王室趕緊解放這些被番狗壓迫的同胞們。
無論如何,建寧王來了隴右之後,先勝回鶻,再勝吐蕃,牢牢掌控了這片區域。
曾經擔驚受怕的商人們,敏銳的湧入隴右。
壹條和平的商路有多賺錢,經歷過開元時代的商人們都是清楚的。
絲綢之路本來就是暴利,如今隴右又有了這麽的好商品,貿易繁盛是必然的。
只不過胡巴依已經散盡了本錢,他本來想要返回老家再籌壹筆錢,卻突然接到了張掖刺史府的帖子。
“邀請我去刺史府?”
胡巴依有些疑惑,他只是壹個小小的商人,如今連商隊都已經沒了,刺史府邀請自己過去幹什麽?
帶著疑惑,胡巴依來到了張掖城的甘州刺史府。
甘州刺史府,胡巴依看到了很多老朋友的身影,看到他們手上的拜帖,胡巴依確定他們都是從收到了刺史府的拜帖。
來到刺史府,這次他們沒有去威嚴的正堂,而是被帶到了刺史府後面的壹座新建築。
這是張掖之戰後才興建的,這裏掛著壹些奇奇怪怪的牌子。
胡巴依走進了壹個階梯壹樣的教室,等他落座之後,就看到崔濤的身影。
這也讓胡巴依非常的意外,崔濤是建寧王府派到甘州的代表,雖然他的職位是王府司馬判甘州軍政事,但是所有明眼人都知道他是甘州最有實權的人。
原先的甘州刺史已經告病休養在家中,甘州的軍政要務都被建寧王府的署吏接管。
崔濤能親自和商人們開會,這也是胡巴依沒想到的。
要知道壹州刺史可是身著朱紫的高官,大唐雖然沒有說商人低人壹等,但是文人士大夫還是看不起商人的。
崔濤看著下方的商人,這些都是因為張掖之戰滯留在張掖的商人,其實不乏胡巴依這種主動支援張掖的優秀商人。
今天崔濤召集這些商人,自然是為了讓他們重操舊業。
隴右連續擊敗了回鶻和吐蕃,肉眼可見的要進入壹個穩定發展的新階段。
就連西域商人都知道絲路就要通暢了,河西的貿易會更加繁榮。
管理整個西州的崔濤又怎麽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。
崔濤沒有過多的廢話,直接說道:
“諸位都是滯留在張掖的商人,我知道不少人因為之前張掖之戰毀家紓難,刺史府記得諸位的貢獻。”
胡巴依聞言壹喜,刺史府還記得自己的貢獻?
崔濤繼續說道:“大家都是常走商路的商人了,如今隴右太平了,商旅貿易馬上就會恢復,我們想要成立壹家商會,請大家入股。”
商會?
眾多商人們妳看看我,我看看妳,刺史府要成立商會,這還是商人們頭壹次聽說。
西域壹些小國,皇室會直接投資商會,這倒是正常的事情。
可是沒聽說過大唐官府要投資商會的。
崔濤咳嗽壹聲說道:“不是張掖刺史府要成立商會,是建寧王府也要投資商會。”
這句話說完,眾人都明白了。
大唐的王爺投資商會,那就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,要知道大唐高官中投資商人的也不在少數。
既然是建寧王府投資,那壹切的說的通了。
商人們也明顯放松下來。
崔濤心中嘆了壹口氣,千百年重農抑商的觀念,讓官府投資商業都要套上建寧王的皮。
就如同後世大明的制造局和市舶司,都要掛上宮裏的產業壹樣。
雖然重農抑商確實保障了糧食生產,打壓商人也是保護了封建地主的權力。
但也是因為這樣,讓後世沒有抓住地理大發現的發展機會,故步自封走向了衰落。
收回這些雜亂的心思,崔濤說道:
“按照出資的比例,共同成立壹家王府的商隊,每個季度按照出資比例分紅。”
出股分紅的事情,唐代早就已經有了,商人們並不難理解。
但是胡巴依這種窮鬼,哪裏還能掏出錢出資呢?
只聽到崔濤說道:“之前在張掖之戰中資助刺史府的愛國商人,都可以拿到王府商會的股本補償。”
“大家手上的車輛騾馬,可以按照市價折算入股。”
在場的商人都喜笑顏開,胡巴依更是激動不已。
這時候有壹名商人站出來說道:“成立王府商會,我們當然支持。”
“建寧王殿下要入股,不會入的都是幹股吧?可是這商會運行需要本錢,總不能讓大家出錢吧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