浪跡在諸天

巴下客

歷史軍事

日出東山坳,晨鐘驚飛鳥!
大離王朝,龍淵省,第壹大世家,方家的內府萬象園!<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七百三十六章 心境

浪跡在諸天 by 巴下客

2019-8-2 10:29

方青山手中如今已經有了菩提木,九千年蟠桃核可以孕育出蟠桃,若是救活人參果樹之後,討要壹節枝幹,重新孕育壹株新的人參果樹,自己可就聚集齊了金,木,水三株五行靈根。
到時候不論是用來融入世界樹提升本源,還是自己修煉五行,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。
不過和先前壹樣,還不是時候,不過方青山已經交代了豬八戒,只要靜靜等待便好。
想到這裏,方青山心中便是壹喜。
“嗯?”
就在方青山靠近五莊觀,並且有那麽壹瞬間打量的時候,正站在人參果樹下的鎮元子忽然擡頭壹看,眸光瞬間便鎖定了方青山。
好在也只是那麽壹瞬間,鎮元子便沒有繼續關註了。
當然,引起鎮元子註意的,自然不是方青山的目光,而是壹份熟悉的氣息和壹道因果線。
熟悉的氣息是方青山身上居然有著純正的人教氣息,這壹點,他還只是在玄都大法師身上感受過,卻不知這方青山是何許人也。
再有便是他感到冥冥之中,方青山的因果線居然和自己搭在了壹起。
驗算之下,卻是壹無所獲,畢竟現在乃是西遊大劫,天機混亂,再加上事關自己,所以更加困難,當然,最重要的是,方青山身上有永恒天舟和鴻蒙紫氣遮掩天機。不過,好在只是善因善果,所以,鎮元子也沒有多做計較。
他倒是拋諸腦後了,卻不知剛剛那壹眼,差點讓方青山懷疑人生。
這壹刻,他卻是與先前金針仙子的感同身受。
只是壹眼,不要說攻擊防禦,便反抗的心理都升不起來。
若是鎮元子真的要對付自己,恐怕真的是不費吹灰之力。
“呼!”
好半響,方青山才長出壹口氣,蒼白的臉色漸漸有了紅暈,背心卻是壹片汗跡。
“好壹個鎮元子,好壹個與世同君,果然是盛名之下無虛士。”
方青山心中不由得升起壹股感慨。
他雖然見過聖人,甚至還親眼見過元始天尊出手,可是不是自己親身感受,到底不能體會這份恐怖。
不要說現在對上鎮元子沒有反抗之力,恐怕就算是自己突破太乙,天舟晉級無雙,恐怕也難以在他手中討到好。
這就是老牌強者的威嚴,這還只是聖人之下的絕頂強者,要是聖人呢?聖人之上呢?
鎮元子這壹眼不但沒有讓方青山內生心魔,反而激發了他的鬥誌。
現在雖然比不上他們,但是不代表以後追不上他們。
要知道鎮元子是什麽出身,修煉了又有多少時間。
而方青山原來不過是壹介凡人,修煉到現在,不要說和鎮元子相比,便是與觀音等人相比,花費的時間也不過是十之壹二,甚至更少。
如此,自己又如何沒有信心趕上,乃至趕超呢?
因為這壹眼,方青山的心境卻是大大的得到了淬煉和提升。卻也算是壹個意外之喜。
過了五莊觀,便來到了壹處窮山惡水。
但見得峰巖重疊,澗壑灣環。虎狼成陣走,麂鹿作群行。千尺大蟒,萬丈長蛇。大蟒噴愁霧,長蛇吐怪風。端的是險惡,不知道的還以為來到了上古蠻荒。
窮山惡水不只是出刁民,還出妖怪。
這裏的妖怪便是屍魔,也就是白骨精。
此人乃是白虎嶺上的壹具化為白骨的女屍,偶然采天地靈氣,受日月精華,變幻成了人形,習得化屍大法。
修為不見得多麽高深,卻善變化,最善迷惑肉眼凡胎。
以孫猴子的手段,最後便栽在了她手中,吃了大虧,被唐僧又是念緊箍咒,又是趕走,真可謂是狼狽不堪,乃是西遊路上少見的栽的幾個大跟頭之壹。
可見有的時候手段無分高下,好用就行。
好在這樣的手段對方青山卻是沒有半點效果,對付白骨精就如同對付雙叉嶺上的寅將軍壹樣簡單。
方青山來到白虎嶺上,白骨精的洞府,直接將氣勢放出,好漢不吃眼前虧的白骨精很是乖巧的便直接投降了。也沒有什麽不服。
畢竟妖族之中,信奉的便是強者為尊。
她卻不知道的是,方青山雖然奪取了她的機緣,但是間接地卻是救了她。
不然,他根本就過不了孫猴子那壹關,人死燈滅,就算有功德氣運又如何,不過是為了下壹次投胎投好壹點罷了,甚至魂飛魄散的話,直接白白便宜了天地。
過了白虎嶺,卻是到了寶象國境內。
在這裏,有壹個波月洞,洞中壹妖乃是天上星宿奎木狼下界。
說來這個奎木狼也算是壹個情種,和豬八戒有得壹拼。
因與披香殿侍香的玉女相愛,思凡下界占山為怪。
不同的是豬八戒是自己投胎轉世,嫦娥化名卵二姐占山為王。
而黃袍怪自己占據波月洞,玉女托生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。
可惜就和卵二姐轉世成為了高小姐壹般,前塵往事都已經在壹碗孟婆湯中忘掉。
所以,他們雖然作了十三年的夫妻,甚至有了小孩,卻同床異夢。
不過這些都和方青山沒有關系。
這奎木狼可不好惹,本是截教李雄,死於萬仙陣中。
切不說他的手段,單單是他的人脈就不容疏忽。
況且紅花白藕青荷葉,三教原本是壹家。單單是沖著這壹點,方青山也不好對他下手。
於是略過不提。
壹路無話,方青山不多時,便出了寶象國,來到了平頂山。
不過他也沒有在這裏多做停留,因為這裏本來便是他們人教的地盤。
平頂山上蓮花洞,蓮花洞中金銀角。
他們之間才在離恨天,兜率宮中見過。
過了平頂山,便到了烏雞國境內。
說起這烏雞國國王,也算是有點機緣和慧根的。
他好善齋僧,聲名遠播,甚至連如來都知道了,特意派遣文殊菩薩來度化他,好早日證得羅漢金身。
可惜他有葉公好龍之心,卻無張良的善行。
被文殊幾句言語相難,烏雞國王肉眼凡胎不識真佛,還有點皇帝脾氣,直接把文殊壹條繩捆了,在禦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。多虧六甲金身救了文殊歸西,否則還不知道要丟多大的臉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